第173章 修长城?(1 / 2)
最快更新开个飞机去明朝最新章节!
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朱常渊对于这条铁路十分重视。
无疑,比之前岛上的风力发电、道路、港口来说,这次的工程规模最大,而且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整理,全方位的准备。
工程建设在现代社会来说,小到不能再小,可是对于大明朝的朱常渊来说,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好在,有了一个冬天的准备,而且,又没有土地审批、拆迁、招标、监理等一些列的手续,所以,这方面的难度又比现代社会容易很多。
至少,只要有图纸,其余的就是干。
冬天趁着分发粮食的时候,大致的统计了一下,整个辽东在他手中的宁远和锦州,以及下面的那些小城市和乡村,共计有口三十万。
除去老弱病残和儿童,能够服劳役的人共有十万左右。
朱常渊决定实行一次心黑的徭役:征发十万民众,协助修筑阜锦铁路。
而且,光靠人力是不行的,他还从现代社会中购买了四百台大挖掘机、一百台推土机、一百台压路机,从系统中兑换出来五百辆辆不耗油的大汽车。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给接下来的铁路修筑做的准备。
春天来了,气温稍微回升的时候,铁路开始动工了。
首先,朱常渊将这条铁路,一百公里划给为十一个标段,除了一个单独的桥梁标之外,其余每段几乎平均分配十公里左右。
每个标段配备四十台大挖掘机、五十辆运土的大汽车、十台推土机、十台压路机,关键是,每个标段上还有一万人协助用人力运土,干活。
有了挖掘机以后,人力不用拼命的干活。所起的作用就是辅助而已,是为了更好的让这条铁路早日通车而已。
对于服徭役的工人,朱常渊是不发钱的。也没有工资,不过。却有一样好处:每个人每天,可以挣三天的粮食。
对,朱常渊现在手中最多的就是粮食,日月岛加上锦州和宁远的存粮,足足有一百万吨,这三十万人别说是吃一年,十年也吃不完。
所以,在辽东的这一年。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种地的事情,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开矿和修路上面。
当然了,下面的农民,还是有不少种地的。
接到开工命令之后,整条铁路就开始如火如荼的干了起来。
首先,阜锦铁路成立了一个指挥部,日月岛的严宏,就任指挥部的指挥长,然后,各个标段都有标段长。每个标段长掌管十公里的路程。
每个标段的标段长,都是有着设计经验和实际参与其中的设计院中的人来兼任,同时。每个标段还配备了测量人员、技术人员。
指挥部还制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
当然了,这些都是次要的,对于朱常渊来说,哪怕工程质量稍微差一点也不要紧,他最关注的永远都是工期。
作为一个从现代社会过来的人,耳濡目染之下,朱常渊无疑是非常关注民生的。
比如,他在开工后没有多久,就跑到每个标段上看看那些服徭役的人的心理。有没有怨恨?有没有不满?
他可不想自己在东北修了一条铁路,到时候反倒搞得民怨沸腾。
但是。出乎朱常渊的意料,虽然不给钱。虽然不给工资,工地上的农民似乎对修铁路和服徭役这件事情没有太大的抵触。
比如有个憨厚的东北农民就直截了当的告诉朱常渊:“徭役不是每年都有吗?今年每个人干一天活就给三天的粮食,是以前从来没见过的。”
这个回答也是让朱常渊感触不已,心道:所谓小民,真的是太容易满足了,他们所渴望,所求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只要别把他们欺压的爬不起来,别让他们吃不饱肚子,哪怕是苦些累些,都没有关系。
听了这么朴实的话语,朱常渊感动了,而且,心中还暗自发誓:你们放心吧,从今天开始,我就会为你们打开一片天,尽量减少这个世界的剥削和压迫,我要让你们,自己给自己当家作主。
有了这么多的机械,特别是这么多的人,和这么“好”的政策之后,整条铁路的进度几乎是要亮瞎朱常渊的铝钛合金狗眼。
由于除了大桥之外,所有的路基都是土石方工程,而且天气晴好的情况下,每个标段的口号就是两天一层土。
一层土多厚?
按照标准式三十公分,可是,由于是填料多是石头的原因,实际上每层填料的厚度远远不止三十公分,有的甚至能达到五十公分。
两天一层土,也就是意味着,四天的时间整个路基就能一米高,十天就能超过两米。
而整个铁路的路基设计高度,基本上维持在六米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口号来计算,将整个路基填好,最多只需要三十天的时间。
这不用怀疑。
现代社会建设路基的时候,其实速度也是这么快,只是大部队时间,整个工程要不是慢在拆迁上,就是慢在征地上,慢在土地审批上,慢在和当地老百姓镇政f的扯皮上,还有各种桥梁上。
真正干活,特别是路基的时候,最多也就连个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