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事成(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重生于康熙末年 !
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穿着常服,坐在炕上,望着地下跪着的曹颙,脸上神情莫测。 过了好一会儿,方开口问道:“外放之事,你父亲并不知晓吧?”
因康熙没有叫起,所以曹颙只能跪着回道:“回万岁爷的话,是臣自作主张,臣父……臣父若是晓得,应是不依的!”
又是沉寂,曹颙觉得自己的腿都要跪麻了,方听到康熙叫起。
虽然这两年,曹颙也这般觐见过康熙几次,但是这次的气氛却是与之前大不相同。
“调你到户部,朕是想要栽培你的,想着你年纪尚幼,先让你学上几年。 这一年来,你所做作为,朕都瞧在眼里,虽没有大成就,但贵在踏实谨慎,也算是没有给朕与你父亲丢脸!”康熙的声音有些寂寥。
曹颙听着心酸,康熙眼下的神容憔悴,与曹寅前两年的情形一般无二,都是累的,不只身累,而且心累。 想到同样年迈的曹寅,曹颙对康熙不禁生出几分同情之心来。
顿了顿,康熙又道:“今夏时疫之事,四阿哥都对朕仔细报过了,你却是立了大功劳的!这有功不赏,你有没有因心里觉得委屈埋怨朕?”
虽然康熙问得温和,但是曹颙听着却是心里一颤,这老爷子因太子之事,正是狐疑不安之时,自己可不能犯了“怨望”的忌讳。 这个时候讲究地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就算你真立下什么了不起的功劳,若是敢“心生怨尤”,那也得不到好去,反而是弥天大祸。
曹颙忙俯首道那些皆是自己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哦,不敢居功?”康熙沉吟着,望向曹颙的眼神中多了一分探究:“那照你这般说。 这功劳都是四阿哥的?”
曹颙刚想应“是”,心下一动。 回道:“雍王爷确实辛劳,但依小臣看来,这顺天府衙、步军衙门、内务府等几处的大人也恪尽职守、整日辛劳;诸衙门的衙役兵丁,全凭一分忠君爱国之心,不顾自己安危,奔波防疫,令人佩服得紧。 ”
康熙点点头。 追问曹颙:“再没有旁人了?”
曹颙脑子里突然闪出德胜门前悬挂着的几颗人头,不假思索便开口道:“还有一人……”这话说一出口,他便觉得有些不对,这可不是自己能够插口地!但是想起十三阿哥如今的落魄与萧索,曹颙还是忍不住继续说道:“其行雷霆手段,制住危局,使得这时疫遏制在京中,实是功在朝廷、功在社稷!”
曹颙一口气说完。 心里舒坦不少,虽然想到接下来难免要受到几句斥责,甚至是康熙地怒火,但是他并不后悔。 在他心中,是极为欣赏十三阿哥这种不使权谋手段的义气之人的,而这般能直抒胸臆。 亦是许久没有的快事。
“呵呵!”康熙并没有如想像中的那般拉下脸来训斥,反而笑出声来:“这两年,你从不肯多行一步、多说一句,朕还当你没有锐气,眼下听你这般直言陈述,真不知该赞你长进,还是斥责你多事!”
曹颙额头微微渗出汗来,不知道这老爷子说得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是另有所指,一时呐呐的说不出话来。
康熙看出他地不安与为难。 以为他是不放心十三阿哥。 还要为十三阿哥求情,便摆了摆手。 道:“十三阿哥之事,无需再多言。 朕为皇父,自有思量!”说到这里,他的语调越发郑重:“你也不是外人,瞧着你与诸皇子亲近,朕心亦感宽慰,但你要谨记本分,不可想着去党附哪个阿哥,生出些其他心思!”
“党附”两字明晃晃的一出口,曹颙心里已经有数,这老爷子如今被太子结党之事刺激了,有些杯弓蛇影、疑神疑鬼了,自己可不能让他对号入座,忙俯首道惶恐,又道自幼受父亲教导,心中只有“忠君爱国”这四字,断不会学那些不忠不义之徒,辜负圣恩。
这一番“忠心”表下来,曹颙自己也要吐了,效果却是甚好。 他偷偷看了眼康熙,脸上虽然说不上阴霾尽散,但是也依稀露出些笑模样,好像很欣慰的意思。
不知为何,曹颙突然生出一种很是荒唐的想法,那就是“老小孩、小小孩”这样的说法。 康熙上了岁数,这言谈行事与前两年大有不同,是不是有点“老小孩”的意思?
只是寻常人家的老人,闹闹这“老小孩”地脾气,自然有儿子孙子敬着顺着,有老伴提点着。 他身为九五之尊,不管是后宫妃嫔,还是皇子皇孙,都是他的臣民。 就算其中,对他真心相待者不乏其人,又都是恭敬的多,亲近的少。
“这是你第一次为了自己个开口求朕,朕就依你,全当你时疫功劳的赏赐!”康熙道。
曹颙如闻天籁,连忙谢恩。
康熙下了炕,走到书案前,拿起笔来,写了两个字,然后对曹颙道:“都说孩子大了,做父母亲人的,不应再将他拢在羽翼下,应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方能成才。 你自幼在家中,这两年在京城也有朕看护,往后却要多靠你自己了!你及冠时地字,朕早已经想好,这次你要去地方做长官,有了字在交际应酬上也方便一些!”说完,命魏珠将方才御笔亲书的那卷轴递给曹颙。
曹颙先是谢恩,而后双手接过,虽然满是好奇康熙到底给自己起了什么字,但是因御前规矩,没叫打开,就只能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