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方言的隐实示虚谐音趣难词(1 / 2)
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本文再以《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地方分卷之一的陈鸿迈《海口方言词典》论证海口话同样有大量的谐音趣难词。
先引录词语及词义解释,另行具体解释各自的谐音关系。同音谐音的,只简说是同调谐音或异调谐音;近音谐音的,只说是近音谐音。有的是笔者根据各种理由判断是某字的谐音,但本词典未见该字的注音,则说明本词典未见某字的注音。
这种词语可以粗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虚假的用动物名的字来谐音隐蔽本字。
2.鼻龙:鼻子的息肉。
即鼻腔里增生的悬垂状赘肉,会堵塞呼吸与障碍嗅觉,此词正是从此来说。本词典有个有音无字的单音词,与“孃”同音同调,意思是:塞。把词料塞进鸡鸭口中催肥,海口话说“□鸡”“□鸭”。此字的声母是鼻音,“龙”的声母是边音,韵母相同。“鼻龙”就是“鼻□”的谐音。
25.牛龙杖:哭丧棒。
“龙”是“掠”异调谐音:用棍棒捅。但“牛”字曲折不明。“龙”字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标同音代替号,是不知本字而暂时代替,应该研究而换成正确的本字。而谐音造词是对明确的本字故意隐蔽代替,不宜换用本字。
29.乌龙:糊里糊涂。
但此词中“龙”的注音与其他词中的大大不同,而与“拢”的注音同音异调,即正是谐音的字。乌拢,犹如乌而又乌,一片乌黑,所以意思是糊里糊涂。《广州方言词典》:“乌龙龙:糊涂,弄不明白。”则是“弄”字的音。
229.龙牙古:蜘蛛。
龙牙古网:蜘蛛网。
231.窗亭:残缺不全的蛛网。
“龙”是“笼”或“拦”近音谐音,差别是“龙”字没有介音韵头。“牙”是“硬”异调的谐音,意思是:必定。“古”是“糊”异调的谐音:粘。“笼(或:拦)硬糊”:必定把(来的虫)笼住、拦住、粘住。“窗”比喻蛛蛛网有栏有格,可说是一面有网格的窗子。“亭”是“顶”异调的谐音,顶碰的意思。词典给“龙牙古”与“窗亭”五个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是特意用虽风马牛不相及,却从语音能提示实际意思的趣难造词。
229.龙船:壁虎。有的地方叫蝎虎。
“龙”是“蛇”的变说,即许多方言把蜥蜴叫四脚蛇、麻蛇子的蛇。也就是有的方言叫变色龙的龙。对“船”字标同音代替号,不必而误。当是“龙巡”的谐音趣说。海口话“船”与“巡”同音同调。“巡”与“守宫”的“守”同指出没在房合周围,如巡守。“壁虎”是“壁户”的谐音。“蝎虎”是“歇户”的谐音,都是从习性得名。
229.龙滚风:龙卷风。形状像一个大漏斗。
龙与雨相关,而与风无涉,各种风都没有以龙命名的。在别的方言此名的“龙”是“窿”的谐音,海口话不能谐音,而另是“弄”的近音谐音。“弄”字没有介音韵头。“弄巷”的“弄”,也指漏斗状,异曲同工。
165.猫使:指人死(含轻蔑义)。
两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猫”是“了”近音谐音,声母是鼻音与边音的不同,指结束。“使”是“驶”同调的谐音,犹如俗语忌讳说法的“走了”。理据“了”与“驶”是复合结构,谐音而变为“猫使”的主谓结构。
165.猫鼠:老鼠。
“猫”也是“了”近音谐音。使鼠“了”即死的就是猫。
193.含猫食月:月食。
含猫食日:日食。
有的方言说“天狗吃日(月)”,“狗”是“苟”的谐音。天苟,即天象不正。海口话用“猫”字来说,非常奇特。但两词中“猫”的注音与其他词中的大大不同,而与“叭”“我”的注音同音异调,但与词义无关。又有“□□:象声词,哭声。”也与两词中“猫”字同音异调,则应是由此有音无字的“字”谐音。是说人们因日月食而含泪哭。
21.猪狗朋友:比喻不三不四的朋友。
非比喻。不三不四的朋友即不正派的朋友,与“狐群狗党”说法类似,而猪、狗、狐,都无所谓不正派。在中原官话区“猪狗朋友”是“诸苟朋友”的谐音,“狐群狗党”是“胡群苟党”谐音。苟:不正。胡:胡乱。本词典未见“诸”与“苟”的注音。
39.差明狗:不识字没文化的人。
“差明”即指不识字没文化,用谐音“苟”评价不好。
52.食狗:指互相不和。
“食”是“成”异调的谐音。“狗”是“勾”异调的谐音,指勾心斗角。
82.哑狗钵:哑子(指年轻的,含轻蔑义)。
人之外的动物都无语言,就无所谓哑。而说哑狗,是一层趣假;说专给哑狗盛食物的钵,又是一层趣假。“狗”是“口”异调的谐音。“钵”当是“绊”的谐音,犹如说口被拴住。本词典未见“绊”的注音,但“钵”与“半”、“”同音异调,可参。
93.画狗画猫:画得一塌糊涂。
“狗”是“苟”的谐音。“猫”是因虚假的“狗”连类而及。
147.醉酒狗:酒鬼。
“狗”是“苟”的谐音。
159.狗括:小气,不肯分东西给别人。
两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狗”是“苟”的谐音。“括”是“刮”同调谐音,指分出一些。
暗狗:比喻嘴里不说,怀恨在心。
非比喻。“狗”是“钩”异调谐音。暗中钩挂着。
28.牛屎乌:蜣螂。
但蜣螂并非专吃牛粪。许多方言叫屎扒牛,是“扭”的谐音,指滚动粪团。福州话叫“牛屎归”,是“伍屎归”的谐音:与屎为伍。海口话此词当是“久屎伍”的谐音。“牛”是“久”异调谐音。“乌”零声母,“伍”舌根鼻声母,近音谐音。
29.差明牛:同“差明狗”,不识字没文化的人。
“牛”是“顾”异调谐音。“差明顾”即对字差少明顾,指不认字。海口人对文盲既以狗,又以牛趣说,善于侃谑。
217.蛮过牛:比牛还蛮,形容顽皮的小孩。
217.蛮牛头:顽皮的小孩。
但牛在动物中是最温顺的,非比喻。“牛”是“久”异调谐音。“头”是“透”异调谐音。
25.牛六:陀螺。
两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有的方言叫:地牛。但“牛”另是“扭”的谐音,指“转”。海口话不谐音。“牛”是“车”异调谐音,指“转”。“六”是“络”的谐音。车络:连着转。本词典未见“络”字的注音。但“六”与“落”同音异调,可参。
牛铳:旧时用火药发射铁弹的大炮。
“牛”的谐音理据不详。
鱼虾草纳: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人或事物。
鱼与虾属于山珍海味,不能这样比喻,还有“鱼虾草钠”不能搭配的疑难。“鱼”是“灰”异调谐音。灰土与草,才可以比喻轻贱。“虾”是“澈”异调的谐音,海口话是“空”的意思,此指价值是零。“纳”是“垃”近音谐音,即“垃圾”的省说。“纳”与“垃”声母是鼻音与边音的不同。
75.马扎:可以合拢的躺椅。跟北京的同名坐具不同。
形状与用途虽然不同,但都可以合拢是相同的,正是同名的理据。“马”是“码”同调谐音:连接,指合拢。
75.马面:小腿的前部。
“马”是“码”的谐音:连。但又谐音“臁”即胫骨。马一码—连—臁,这是一组四曲折。“面”是“脸”的变说。而“脸”又是“臁”的谐音。面一脸一臁,又是暗中套着的一组三曲折。
221.侬马:1有组织的人群。2机关单位的编制人数。
“马”是“码”同调谐音:指结合在一起。
148.喙马:嘴巴,用于多嘴或嘴利害的人。
“马”是“码”同调谐音:指接连不断的说。
75.马蹄子:荸荠。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论证此称名是古台语的汉语音译。“马”是古台语mak(果)的汉语译音。许多水果名中都有这个语素,如武鸣壮语mak au 桃,mak um是野莓,mak ako是芒果。荸荠,龙州壮语是mak eu。台语指果子的另一大名是ma,所以武鸣壮语荸荠是matai。此二词的第二音节是台语“地”。以地下之果为称名。汉语把mak音译成“马”,而把“地”音译成“蹄”,正是要合成与词义风马牛不相及而十分有趣的“马蹄”字面,不是一般的仅表音的译音词。有的方言把荸荠叫地栗,正是理据本字,有的方言又趣味谐音成:地梨。
139.鸡:大的哨子。
“鸡”字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应是“吼”或“唧”的谐音,指哨子的声音。本词典未见“吼”与“唧”的注音。可比较汪平编纂的《南宁平话词典》:“哨子=银鸡。”陈刚《北京方言词典》:“叫鸡子:哨子。”
179.乌脚鸡:1黑脚的鸡。2比喻不认娘家亲戚的人。
无论什么动物都无所谓有娘家,非比喻。词中的“脚”不是肢体的脚,而是它的引申义,指事物的根基,从而又指人的出身。唐宋时由平民入仕,要填写“脚色状”,即籍贯、三代名衔、家口、履历等项。旧时书稿底本,今时电影,戏剧的文字底本,都叫“脚本”。即排练、演出的基础与根据。“乌”不是黑色,而是引申的抽象义:不存在、不清楚。“鸡”是“悬”异调谐音。以空悬不实指没有娘家、不认娘家。
160.偷鸡:1偷偷溜走。2考试偷看。
1“鸡”是“解”异调谐音。即俗语说的“开小差”的“开”:离开。2“鸡”是“挂”异调谐音。把别人的东西拐来成为自己的,方言俗语说成“挂”。如说“挂了个野老婆(汉)”、“鸽子挂来了一个鸽子”。
179.乌鸡:衣物等因潮湿而变黑。
广州、揭阳、梅县共有此词,“鸡”是“迹”异调谐音。梅县情歌:“日里想你头低低,夜里想你到鸡啼。流尽几多暗目汁,枕头席上生乌鸡。”海口话“鸡”与“迹”不能谐音。此“鸡”字理据不详,也许是从广州等方言引进的。
225.焫鸡:珞铁。用电发热的电焊鸡。
广州、南宁、香港、等同把电珞铁叫“焫鸡”,厦门叫“火鸡‘鸡”是“机”字的谐音。因电烙铁也是机械设备。本词典未见“机”字的注音。
176.虎头:1老虎的头。2前额向前突的头,北京方言叫奔儿头。
但老虎的前额并不突出,不说比喻是对的。“虎”是“土”同调的谐音。本词典:“土:凸起,凸出;高于周围。”
29.旧猴:陈旧。
“猴”是“垢”异调的谐音。
157.漏猴:1不整洁的。2不端庄,不守信用。
两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1“漏猴”是“老垢”的谐音。“漏”与“老”同调谐音。而2的不端庄与不守信用实际各是一义,各有各的理据与用字,不是引申关系。指不端庄,应是“陋够”的谐音:陋到极点。本词典未见“陋”的注音。“猴”与“够”异调谐音。指不守信用,“猴”应是“到”异调谐音:把(所说的)漏掉了。本词典:“到:作动词补语,表示动作有结果。”
258.猴□:蟋蟀。
“猴”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是“高”异调的谐音。有音无字的此“□”,是240页也是有音无字的另一个同音同调“□”谐音。可比较:“□:形容说话声音高而尖。”即“高”与“□”联合复说蟋蟀的叫声。
19.燕姅: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品。用糯米粉包上各种馅儿,圆形。
“燕”字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是“圆”异调谐音。
111.鹅:形容呆笨的样子。
in.鹅囝:称痴呆的青年人或少年人。
“鹅”应是“杠”的谐音,即歇后语“擀面杖吹火一一窍不通”的理据。本词典未见“杠”字的注音,但“鹅”与“扛”同音异调,可参。
103.堕鹅:糊涂。
“堕”字都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应是“当”同调的谐音。当鹅,即当杠子。
197.咸鹅:较咸的味道。
“鹅”字标同音代替号,是错误的。是“缸”异调谐音,夸大说把一缸盐都用上了。陕西、甘肃方言说“把卖盐的打死了”,即把他所卖的盐全部用上了。
206.倦鹅:因疲乏而眼神呆滞。
“鹅”也是“杠”的谐音。
46.押鹅生卵:硬要鹅下蛋,比喻硬要别人干不愿意的事。也说:押鸡伏口。
母鹅下蛋是自然的事,试比较“打着鸭子上架”才是比喻硬要别人干不愿意的事。“鹅”是“杠”的谐音。“卵”是“软”异调的谐音。杠不可能变软。押鸡伏□的“□”与“岫”同音同调,意思是鸡窝。但鸡伏窝也不用强迫。“鸡”是“解”的谐音,“□”是“受”的谐音。
6.四脚蛇:蜥蜴。
有四肢,与蛇大有区别。很早已有“画蛇添足”的成语,正是从蜥蜴不是蛇,也不像蛇而言的。《汉书.东方朔传》中说:汉武帝把一只守宫盖在盆子下,让众人猜,都猜不中。东方朔说:“说它是龙又无角,说它是蛇又有足。它不是蜥蜴就是守宫。”龙而无角,蛇而有足,就不是龙、蛇。与所谓“四不象”说法类似。用“蛇”字称说蜥蜴,都是以文字的“画蛇添足”漫画来否定是蛇。另一方面,又以“蛇”字智巧作假。即“蛇”是“折”或“舍”的谐音而隐实示虚,指断折、舍去尾巴。汉代《方言》已有“蛇医”之名。成都话叫蛇太医。《本草纲目.鳞一.石龙子》:“其类有四种。形大纯黄者为蛇医母,亦名蛇舅母。”蛇医母,由“折尾谋”谐音:折尾是脱险的计谋。很有文心的趣名。‘蛇舅母“由“折救谋”趣成:折尾是自救的计谋。广东汕头话叫舅母蛇。从这些“蛇”字都透露出是趣假说法。详见本书《对蜥蜴100个称名的语言学研究》。
279.发羊采:癫痫。
此病与“羊”并无瓜葛,而许多方言都说成“羊角风”,实际的“厥样风”的谐音而倒序:症状是厥样的中风。中医把此病的症状总称“厥”。海口话此词的“羊”也是“样”异调谐音。但也可以另是“摇”同调的谐音,指发病时头和身体摇摆。“采”是“筅”同调谐音,意思是“掸”,本指用鸡毛掸子来回摇动的动作。此词中指发癫痫病时头和身体摇摆。详见本书《帛书〈五十二病方>“人病马不痫”考证》。
142.蟹:1(油炸的食物)松软。2(四肢)疲乏无力。
147.软蟹:比喻身体疲软。
对前条不说比喻是对的,则后条说比喻就是错误的。“蟹”应是“懈”的谐音。本词典未见“懈”字的注音。
33.麻雀:麻将。
“麻将”的“将”指那两张将牌。“麻”,一般说来,在不同的方言是谐音“抹”“摸”“码”的某一个。在东莞、香港等粵语地区,“麻”谐音“孖”:成双成对又连在一起的东西。而福州话是谐音“攄”:五指取物。海口话与“吗”谐音,是有音无字的同音代替字:1抓住。2靠近。3贴上。麻将牌或叫“麻雀牌”。牌名与鸟名本来风马牛不相及。打麻将要使牌能依附连续,能配套成一副。依附,就是“不着边际”的“着”。“麻”字与“麻将”中相同,“雀”字往往正是“着”的谐音。或是同音同调,或是同音异调,或是近音谐音。“雀”或者是殊途同归的其他谐音。贵阳话“雀”与“巧”谐音,指希望需要什么牌就恰巧来什么牌。而厦门、海口话都与“足”谐音,指搭配齐全。福州与“即”谐音:靠上去。
150.龟公:开妓院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