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平静背后的汹涌(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面具后的挣扎 !
一幢姿态前卫的摩天大厦在阳光里反射着熠熠生辉的光芒。
灿烂的阳光投在35楼一间宽敞气派的办公室里。充足的光线让室内的书香弥漫。
一张宽大的写字台后面的一个时尚丽人此刻正紧锁着眉头对着电脑沉思。
孔丽君,财经论点报副主编兼证券报道部主任。一个39岁的资深财经评论人。
此刻的孔丽君没有了平时上班时的白领装扮,高挽的头发上只是随意地用一只梳子梳笼着。
和她随意休闲的家居装束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她此刻紧锁的眉头和投注在电脑屏幕的专注眼光。
电脑屏幕上是一张男人的照片。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正在做演讲的照片定格在屏幕上。
这招照片上的男士叫宁飞扬。45岁的黄金年纪配上瘦削俊朗的面庞烘托出一个让人欣赏的成熟男士形象。
多年和财经界名人打交道的经历让孔丽君形成了一个习惯,她喜欢研究人,研究人的性格,研究那些企业领导人的个性赋予企业的特色。
电脑上的男士照片却让孔丽君有了把握不住的犹豫。
这张面孔带给孔丽君的印象是好感,一种出于女性的直觉得出的印象。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多年来她一直依赖这种直觉。女性的直觉让她的工作充满了效率。
在这个和时间赛跑的传媒行业里,效率是成功,是财富,是名声。
可是自己的直觉却和那封引起自己注意的匿名电子邮件发生了冲突。
周六下班前孔丽君接到了报社办公室转发过来的一封匿名邮件。报社对匿名邮件有着严格的规定,为了鉴别匿名信件的真实性,所有的匿名信件必须由组长以上的编辑进行处理。
孔丽君仔细地阅读了两遍匿名信件里的内容,她沉思了一会儿就接着去处理下一期报刊的版面和专栏。
孔丽君没有认为这封匿名信里的内容应该立刻处理。尤其是在她周末加班的日子,她更关注的是已经确定出刊的内容。
孩子在国外读书,丈夫也在外面出差,孔丽君在周日的上午可以轻松惬意地喝着咖啡看着自己喜欢的财经新闻。
周日灿烂的阳光让身心得到放松。
孔丽君喜欢看财经新闻,这样的她可以以一个观众的姿态去鉴赏财经节目的质量。
此刻的她就是在以轻松的身心去鉴赏。
财经新闻里关于拆改工程全面进入建设尾声的跟踪报道引起了孔丽君的注意,她似乎捕捉到了什么,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这条本不属于专业财经的报道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孔丽君寻找着答案。很快地她的脑海里浮现出那条匿名邮件。
对,匿名邮件里的内容和拆改工程有关,这项巨大的工程和s市的民生息息相关。
孔丽君坐不住了,她不仅有了兴趣,也有了职业上的兴奋感。
迫不及待地赶到报社,迫不及待地查阅匿名邮件,迫不及待地查询这个凌云公司一切可以查到的资料。
越来越兴奋的孔丽君终于开始研究这个公司的法人。这个看上去有着儒雅风度的法人。
孔丽君的研究让她很矛盾,她无法把照片上的男人和匿名邮件上的违法行为联系起来。
匿名邮件是一封举报信,举报正在上市过程中的凌云公司在楼宇建设环节的违规和违法行为。举报建筑过程中的重大隐患。
匿名邮件的内容让人触目惊心,但是又让孔丽君不得不相信。
因为举报人自称是凌云公司的库管,他留下了自己的手机联系方式。
孔丽君不习惯直接联系举报人,她总是在自己确认无误后再联系有价值的举报人。所以。此刻的她有了犹豫。
照片上那个儒雅正派的形象和举报的企业黑幕联系不起来,这个凌云公司也不是多么耀眼的企业,孔丽君一时间陷入踌躇。
终于在久久的沉思后,孔丽君抬手关闭了电脑屏幕上的照片,她拿起了桌上的手机。
在这一刻,她恢复了职业记者的尖锐。
下午的阳光已经开始有了懒散的懈怠,斜斜的阳光照进一栋别墅式建筑里,室内的光线暗淡而模糊。
董萧然几乎是把自己埋在转椅里,把自己埋在办公隔断后面。可是阳光还是把他的影子投在了大办公室的墙壁上。
作为紫金投资公司的唯一后台维护,董萧然在紫金公司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他是入职不到两年的新人,无论资历和工作性质都无法和同事相比。
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是投资顾问,他们都可以参与佣金分红。他们都是令人羡慕的都市金领。
自己服务的只是公司简单的电脑系统维护,只是被所有人呼来喝去的小角色。
在这样的公司里,自己很难有用武之地,有的只是难舒胸臆的怅然和委屈。
不止一次准备辞职的自己却在两个月前暂时收起了辞职的躁动。
促使他耐下心来的是一次让他摸不着头脑的邂逅和交流。
直到两个小时之前,谜底终于揭开,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
正是这个答案让他此刻蜷缩在自己的转椅里。让他陷入犹豫。
回忆不时地涌进杂乱的脑海。
那是两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心情沮丧的自己一个人在路边的小酒馆里用餐。
一边喝着便宜的小瓶二锅头,一边对未来惆怅。
自己这个从外地来的打工仔总是这样宣泄着都市中生存的不如意。
“董先生,我可以坐在这里吗?”一个和自己年纪相当的年轻男士在对面坐下来。
“我们认识吗?我怎么没有印象?”董萧然努力搜寻着回忆。
“我去过你们的公司,我们没有专门彼此介绍。你是紫金公司的系统维护员。我是你们公司的客户。既然在这里遇到了,我就打扰了。”年轻人一脸的轻松。
随后两个人很快热络起来。都是年轻人的话题,都是简单明快的直抒胸臆。
在即将离开的时刻,年轻人和董萧然交换了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