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大明第一臣 > 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

第八十七章 滁,大熟(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冠盖六宫 追妻101次:帝少的绝世宠婚 阿拉德之剑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穿成工具人,疯批二师姐她拒绝走剧本 叶翘云痕 钻石豪门:总裁聘金66亿 至尊战神 小师妹明明超强却过分沙雕 从龙族开始的次元之旅

不管政策制定如何用心总还是会有漏洞只有靠着人的努力才能无限接近完美。其实前面提到过均田不可能在一个县一个府内平均。

均田的单位其实是一个个的自然村。

出了村子离家几十里几百里去耕种根本不现实。

那是移民不是均田。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铲除了豪强之后在一个自然村里每家每户能得到的土地大致平均田地的产量也不会相差太多。

甚至谁家土地稍多产量稍高村民们彼此心知肚明。

光看看粮囤大小就一清二楚了。

在这种情况下征收田赋其实没有那么艰难甚至说只要找对了办法就能迎刃而解。

方法是什么呢?

就在于这一摞摞的踏查结果之上。

张希孟随手拿起一份错字不少但是还能看清楚大概意思的报告向李文忠还有几个学生讲解。

“你们看这个村子有一百八十多户规模不小经过预估这一季夏粮的收成应该在一石左右他们的口粮田是三亩流转田是十五亩另外有不少桑麻田和鱼塘。”

“譬如说一家五口需要缴纳田赋的流转田就是七十五亩按照估算余粮也就是七十五石。按照我们的规矩余粮二十石之内缴纳半成田赋超过二十石到五十石缴纳一成而超过五十石需要缴纳一成五。”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缴纳的田赋是一石加上三石再加上三石七斗五升也就是合计七石七斗五升。我们定的最高一级税率是两成五也就是说如果谁家的余粮超过一千石超过的部分需要缴纳两成五的田赋。”

“这么设置税率其实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根本达不到对于少数富户来说我们铲除了豪强却没有动太多他们的利益如果谁还不愿意多缴纳田赋那就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这是一个村子的大致情况再看下一个村子……”

张希孟不紧不慢拿出一个个的例子做出详细说明渐渐的学生们都竖起了耳朵神色凝重起来不少人忍不住点头还有几个赶快拿本子记下来。

在场的学生都是穷苦人家出身自小就听老人抱怨田赋抱怨苛捐杂税。

每年缴纳田赋就跟过鬼门关似的。

可是听先生的讲解大家伙只觉得太合理了真要是这么收法不用衙门来催他们都想自己主动缴纳了。

“这是一本粗略的账在夏收之前要给每一个村子发出一份告示公布田赋的收取办法和数额。如果不出意外就按照这个数额来征收。同时如果出入比较大准许村民提出意见你们还要负责传达上来并且再次派人核实。”

“一些村子之中有士兵的家庭要安排人去帮着收割要做到颗粒归仓让将士们安心!那些孤寡老人或者是缺少壮劳力的家庭要鼓励村民之间互相帮助必要的情况也可以派人帮忙力争不漏掉一家一户!”

“滁州不大几个县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多万人。滁州也很大因为从滁州就能见到整个天下!”

“咱们在这里总结的办法和经验日后就会推广到各地我们做好了让百姓心悦诚服有了充足的粮草供应有了足够的兵源后盾我们才能越打越强才能恢复汉家山河!”

“总而言之凭着一颗公心去做对得起自己的出身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上位的那碗汤!”

学生们用力颔首不论日后如何在当下他们牢牢记住了张希孟的这番话。

……

张希孟交代了学生的任务又去了军屯。

军屯的情况就比较单纯了无非是几个千户跟张希孟周旋他们一心想要少交一点。

毕竟虽然在朱元璋那里定下了三七分账。

三成上缴七成留作本千户的军粮可是如何认定产量却是张希孟的权力。

比如冯国胜就跟张希孟百般解释“先生凭什么我们千户比李新材那个千户亩产高了三成这不公平!”

张希孟看了看那一条水渠笑呵呵道:“你们为什么不上报这条引水渠?”

“这这是弟兄们自己修的还还没修好……原本是没有的我我还没来得及上报。”这位未来的宋国公红着脸努力辩解的窘迫样子十分有趣。

张希孟笑道:“现在上报吧多修水利工程也是一件功劳弟兄们有赏赐你身为千户也是有功劳的!”

张希孟笑着去下一处调查……忙碌一直持续到了五月份一夜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至正十四年是岁滁大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