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学生村官(1 / 2)
赵彤忍不住问:“邓华同志是不是有什么好点子?说出来嘛不要敝帚自珍!”
“呃是!”这位差点成为岳母的主任邓华一直怀着深深的愧疚和敬意任凭赵主任如何对待他都是执子侄礼“我在教委知道今年毕业季古城县有众多应届大学生毕业回乡这些人的安置很成问题我想是不是可以选派一批优秀大学生到村上任职?”
“什么?让大学生当村官?胡闹!这不是变相上山下乡吗?你当这还是红色年代吗?”
赵彤脸色一沉说话极不客气对于她们这些曾经“扎根乡村”的老三届来说插队的日子远没有文学作品中那么美好!很多人在那个年代深受其害很多女孩子在乡间不得不嫁人每一个城乡结合的婚姻都有背后的故事。
因为插队下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十六七的学生很多在家里娇生惯养的来到广阔天地诸多水土不服尤其难以承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
于是当年酿成诸多人间悲剧在那个年代不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那是很大的罪过甚至会被扣上追求资产阶级情调向往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大帽子!
那个年代小资绝对不是中性词小资意味着要被批斗被戴上高高的纸帽子推到台上坐飞机接受贫下中农忆苦思甜的教育。
那个时代哪一个城里年轻人的行为能让乡下人认同?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小资最起码在乡下人眼中就是封资修的东西。
因此提起上山下乡赵彤才会深恶痛绝恨不得当场把邓华赶出去!黄玉英轻咳一声:“赵主任你让邓华同志把话说完不要急着扣帽子!”
“大学生村官和当初的上山下乡,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邓华小心翼翼的解释这位孙倩的母亲当初视他如婿比亲生儿子还好眼下却如同仇敌造化弄人!
“当前农村治理主要依靠家长制宗族制和人情关系这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社会利益格局分化村级领导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基层治理危机频。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是成长成才的一种正确选择。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砺练人生的学校。”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确是昨天在酒席上受到的刺激除了韩卫东那个高中生在场的各位村官很难理解邓华所说的话。这种沟通困难势必会影响此后诸多政策的实行和推广。对于古城县这样的农业大县来说想要摆脱贫困面貌只有从根子上入手那就是改变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最起码需要有人理解上面的政策做好上传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