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一战平异域!(2 / 2)
此时陆晨的综合作战属性达到了惊人的310点!
再无多言陆晨迈步脚踏虚空异域颤栗。
一刀扫出横断万古恩怨!
漆黑的巨蟒划过长空最先破灭的是那些起源古器的黑影随后便是不朽之王们连惨叫声都不曾发出。
这是武道极境的一刀也是十分仁慈的一刀极致的快便也没了痛苦。
无论立场如何此时陆晨都再无了羞辱敌人或是折磨敌人的想法他忽然有些理解布衣老人了。
布衣老人有着轻易平定异域的实力却没有出手连帝关的事都不曾管。
只是因为他不想被四位黑暗准仙帝找到引发更大的灾难吗?
或许有但可能在那位前辈心中无论是仙域生灵还是原初古界的生灵亦或是异域生灵都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异域人很多不过也是被蒙在鼓里罢了即便是不朽之王他就真知道自己的来历吗?
他们自黑暗诞生却也未必都是残忍无道之辈就如那葬地生于黑暗心向光明在原着最终一战时也曾抗击黑暗源头。
在此界或许那位老人眼中没有什么天生邪恶论都只是芸芸众生在争渡真正需要抗击的是黑暗的源头那才是霍乱的源头。
陆晨忽然觉得自己格局小了他完成了旷世伟业终结了异域的所有高手九天十地自此清平了从此以后不会再有被侵略的事情发生此时却没感觉有什么喜悦或是成就感。
他一刀扫过天地此界连至尊都没有了还能闹出什么名堂?
他行走在异域的疆土上所过之处尽是惊惧孩子哭泣母亲抱着孩子与丈夫相拥以为要迎来末日的毁灭。
悲呼声不断他们叩首祈祷祈祷还有不朽之王能够出来一战可此界强者已经被杀绝了。
多少异域人流离失所各大道统披上了白衣为先祖凭吊咒骂着天空上的恶魔。
原本自九天十地过来的那些人更是惨笑着说果然为真九天十地是侵略者而他们真的打过来要灭绝此界生灵了。
陆晨终于斩断了某种连锁他了却了帝落时代的怨成就不世之功为先辈立下了英灵碑完成了许多原始帝城先民的夙愿。
可他怎么并没有感到很开心和快意?
陆晨手持无尽酒葫饮了几口酒红雾在他身上散去他重新披上黑色的外衣走得像是个潇洒的过客。
天地异像也开始澹去了那些上古先民的祈祷声似乎在远去陆晨身上的力量也在衰退但此界再无能威胁到他的人了。
最后走到异域边荒的那处神峰陆晨洒下一些酒。
原来他即便战败了异域的所有强者斩了无殇杀了昆谛诛灭群雄可逝去的终究是回不来了。
一如他对十冠王说的那样他坚信自身无敌可他还不是真无敌因为没有保护好自己重视的人。
他给九天十地出了气报了仇但仔细想来他只是个过客并非是九天十地诞生的人也许才会稍微客观的看一些事。
无论战争起源如何斩断多少仇恨的连锁都是反复。
他回望异域让异域生灵瑟瑟发抖弑君出鞘半寸死亡的气息似乎蔓延大地让人们以为终结之日到了。
但陆晨最终收回了刀他饮了口酒走向九天十地那一边。
无殇显然是认为自己胜后会灭绝此界所有生灵可陆晨是来终结战斗的不是来屠杀的。
就算一个种族诞生自黑暗但在黑暗中有人也过着幸福的日子即便浑浑噩噩不知真相也不应被天外无理的力量灭杀他们仅有的小幸福不是吗?
陆晨不想那么做那样就和无殇那些刽子手没有任何区别了。
至于后世异域会不会再次崛起发动新的战争陆晨感觉不可能了。
此界天地已经被他们打的残缺并不比九天十地好到哪去自此之后或许成就不朽都难了。
陆晨听着耳畔的风声看着异域夕阳垂落风随着英灵们的咆孝声逝去到了终点。
他迈过天渊身后有一道横断两界的刀芒降下。
轰——
大漠激起千层浪天渊震颤可怕的大裂缝纵横两界将其切断了。
那是他在力量衰退前最后斩出的一刀刀断两界!
帝关上的人们看着这一幕有激动有感慨。
激动者有人歌颂武帝的战功有人痛苦缅怀逝去的先辈还有人呐喊着“反攻的时刻到了我们应当夺回曾经逝去的疆土将异域人曾经做的事千百倍的还回去!”
也有人感慨似乎还有些恍忽“这就……结束了吗?此后是否再也无需有人来此征战了?”
“我们……能回家了吗?”
帝关上有将士流泪他们在此征战一生有些少年时如石昊他们这般前来就再也没有离开。
来时意气风发少年狂傲如今垂垂老矣老泪纵横。
“我们赢了!战争结束了我们能回家了!”
一位遁一境的老将大喊可他之后又陷入了沉默良久回望九天十地时有些茫然“可我早已忘了……回家的路。”
陆晨跨过天渊来到原始帝城上感受到一道道炙热的目光那是极尽的崇拜。
“武帝……战争……真的结束了吗?”
一位老者声音颤抖的问道他们世世代代生于帝城死于帝城他们每一代都奢望能够终结战争可终究是没能等到。
“结束了都结束了。”
陆晨拍了拍那位老者的肩膀分出些血液中的生机之力为其洗礼让其精神了些。
他看着那些小脸上燃着尘埃的孩子们又重复了一遍“结束了都结束了。”
“嗷呜嗷呜嗷呜……”
小金龙飞过来高兴的手舞足蹈一遍嗷呜一边比划让原始帝城中的人们疑惑无比不解其意。
“武帝……龙王大人它在说什么?”
一位孩子怯生生的问道他很崇拜武帝但还是害怕因为武帝尽管此时气息收敛了也还是很吓人。
陆晨看着原始帝城内全都聚集在城头附近的人们缓缓开口道:“它在说……回家吧。”
“回家?回哪里?”
那个孩子茫然的道。
陆晨俯下身去摸了摸孩子的脑袋“你心安处便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