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节 裁撤卫所(2 / 2)
不外乎就是赎买、大搞基建吸收劳动力、移民等三板斧,一招鲜,吃遍天!
说真的,马士英对于领袖那是佩服到五体投地,这杨天生一副海贼凶恶的样子,梳着板寸头,哪怕穿着大明文官衣服象屠夫不象文人,又是海那边王后的父亲,国丈爷!
马士英起初以为领袖是派他来掣肘他、管控新朝政务的,正想着将杨天生供到台上,好好地侍侍候他。
没想到人家是来做事业的,虽为次辅,实际上是全国跑,他说他根本坐不稳大堂上的位置,只想着现场调研、办公。
做事雷厉风行,行程飞快,骑马在各地工作,掌握一手情况,别人骗不得他,很快地作出决策
开始马士英还以为杨次辅假惺惺,没想到他真的是只会干活,不说空话。
风轻云淡,不争权夺利,不背后搞小动作,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他为人廉洁,不收贿赂,不吃请,待客都是清茶一杯。
这是海盗出身?
豪门大族子弟也没这样的大气,端的是一副治世能臣的架势,而且他有事就管事,没事就看书,手不释卷,博览群书。
他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样说道:“在东南国,由于我身份特殊,为了避嫌,领袖不敢将我大用,而在这里,蒙公主殿下不弃,将我启用,岂能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看书,他谦虚地说他以前读得书少,被人骗得多,现在有机会读书,就抓紧时间,多读一些书吧。
马士英惭愧了,情知自己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人家不仅仅是来镀金的,还真的想干些实事的。
一个海盗都有此认识,马士英身为两榜进士,饱读圣贤书,岂能落后!
于是,一个两榜进士,一个海盗开始了他们的紧密合作,马士英当众对诸官道:“杨阁老即马阁老,马阁老即杨阁老,有什么公务,用心伺候!如有不从,就不要怪本相翻脸了。””
朝中无纷争,事情就好办,无论是卫所改革还是漕运改海运,都是进展飞快,克成大业!
卫所事,成!
曾经拥军百万的卫所兵烟消云散,兵员皆归民籍,想要参军,必先经过筛选。
卫所的土地按人丁分田到户,民田不象卫所之田这么容易被侵吞,如此稳定了旧卫所兵。
大搞基建,吸收了大量的卫所兵去打工。
再有移民,虽是远方,但实打实的土地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在我国古代,人民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几乎是外物中的第一位!他们认为不管挣钱多少,要是没有土地房产那都是无根浮萍,一切都是浮云!
鼓励自主创业,皆发给银两,给予政策,解决旧卫所兵就业的问题。
重要的一条,大明军队获得新生,皇家军队组建,担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朝廷已不再需要卫所,给予卫所兵出路,大家就识事务者为俊杰了。
整体而言,进程虽有波折,但大势如滚滚洪流,至公元1654年8月,最后一个卫所在云南裁撤,大明卫所彻底地走进了历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