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情绪辨析——要有真正的自知之明(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社交心理学 !
在社会交往中,每一种不同的情绪反映了我们心理上的不同需求,也透视着我们内心的理念和价值观。只有清晰地辨析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地做到“自知”,才能找到更好解决问题与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途径。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情绪自己最清楚不过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中年男士王先生总感觉自己情绪糟糕,问他什么感觉,他的回答是:“我感到很生气。”“我老婆常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我,我很生气;我老婆时常晚上很晚才回家,之前也不事先通知我一下,我很生气;我忘了交煤气费,过期让我多交了滞纳金,我很生气;公司这次升职提拔又没我,更生气……”。
虽然王先生知道自己的情绪不佳,但他并不了解自己处于何种类型的情绪状态——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而是用“生气”概括了自己的全部情绪。实际上,老婆为小事而朝他发火,他的情绪应该是烦闷;老婆晚回家不通知他,他的情绪应该是愤怒;交煤气费过期是他为自己的失误自责,主要的情绪应是沮丧;未能升职提拔,更多的情绪应是失落。如此丰富多样的情绪,怎“生气”二字能概括?而且,这些情绪未必都是糟糕的、不健康的情绪,不加区分地认为自己情绪不佳,将会使自己处于更糟的情绪状态之中。
心理学家温迪·德雷顿认为,大多数人都能清晰地辨析出自己所处的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但并不能清晰地辨析出健康的负性情绪与不健康的负性情绪。例如:
担心、悲伤、懊悔、失望、悲哀等是健康的负性情绪;
焦虑、抑郁、内疚、羞耻、受伤则是不健康的负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