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不腹黑,不当王(1 / 2)
中都阅武!
别说,这还真是大明的祖制!
明初培养藩王的一个完整制度:皇子10岁受封;15岁结束皇宫内设的皇子基础教育,出阁,出阁后先婚配,然后“中都阅武”,锻炼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18岁回京,熟悉朝廷的礼仪制度和权力运转;20岁就藩,独自担当国事。
而所谓的“中都阅武”,其实就是对皇子的训练,那些皇子抵达中都后,就会开始长达三年“学文练武”的历练,他们在中都学会独立,作些谋划就藩的事宜,接见并筛选各类觐见人员,与下属在中都建立的感情,学习指挥军队作战等等。
不过,这种良好的习惯,从朱元璋之后就划上了句号。
“恢复中都阅兵,教亲王以军事!”
闭着眼睛想了一会,朱国强说道。
“嗯,将鲁王移国的折子交给内阁讨论吧!”
藩王移国,这种大事非常内阁讨论决定才行。
“拟旨恢复中都阅武祖制,着定王、永王于中都学文演武……”
半个时辰后,旨意到了内阁时,自然在内阁掀起一番争论,但是短暂的争论后,众人只是彼此相往一眼,然后轻语道。
“大明祖制尽复矣。”
其实,所谓的“祖制”不过只是改革的借口而已。
祖制是建立“藩屏”不假,可祖制没让把藩王分到海外去,而且,大明也没有祖制封建诸位啊。
但是搁在乾圣皇爷这边,这些东西都被装进了“祖制”里头,至于是不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借口。
相比于恢复“中都阅武”这种藩王培训体制,鲁王移国简直就是不值一提,毕竟,对于朝廷来说,这是好事啊!
就像唐王移国后,唐藩一系的宗禄就全停了,甚至于去年朝廷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决定每年给唐藩南阳守陵旁支每年一千两用于祭祀。
于是乎,在朱以派惶恐不安的递交了折子的短短几天后,朝廷的旨意就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兖州。
“鲁王移国了!”
在大明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但是在兖州当时,这件事却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无论历代鲁王做过多少荒唐事,可毕竟是从大明国初一直就住在兖州,这么一走,百姓们还真有些不适应。毕竟,这是几百年的邻居啊。
而真正的轰动是什么?
是鲁王府卖地!
“卖,全都卖掉!除了城中的王府,九龙山的王陵,其它的全都卖掉!”
朱以派的话音刚落,老五朱以江就对着府中的长史等官员冷笑道。
“别以为孤不知道你们的心思,这卖地的银子,是鲁藩开国的根本,鲁藩移国,是要封建他地的,去了鲁国你们就是与国同休的开国功臣,要是心存着贪上银子的心思,别怪本王铁面无情!对贪官剥皮实草,这可是大明的祖制!”
王府长史诸官闻言无不是后背直冒冷汗,纷纷言称不敢。
“老五,言过了,李长史他们都是府中的老人,是绝不会做这种事情的,李长史!”
老五唱了白脸,朱以派又继续唱他的红脸道。
“臣在!”
领头的王府文官连忙出列应道。
“移国后,你就是我鲁国开国国相,这典地之事,就烦劳长史了!”
先是出言威胁,然后又是许诺官职,为啥?
就是为了卖地。
按照明制,亲王就国的时候,是要给亲王庄田千顷,但是这个庄田仅仅是以赐予庄田所收的田租充当亲王岁禄。而庄田本质上还是国有土地,王府不能直接管理是由地方官员代收地租,至于收多收少,全看官员的心情,国家的正税田赋都收不齐,况且是王爷的庄田地租?就像大名鼎鼎的福王朱常洵有封地2万顷,也就是200万亩,但实际上只能每年得到转交的银子4万两。
这个庄田,对于大明的王爷们来说,根本就是鸡肋。
真正的庄田是什么?
还是大明的王爷们自己掌握的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