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部落(2 / 2)
我大概明白他的意思了,不过我很好奇这个年月还有“生死之交一碗酒”的事吗,就问他效果怎么样。他歪着头想了想,回道:“也不算是人走茶凉吧,有些老人还是挺讲规矩的。”
“哦?”
他看我饶有兴趣的样子,就坐下来讲道:“有个在军区大院的老爷子,我去时候他在做木匠活,看到我很客气,我说了来意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当然也有一些不太顺的,毕竟道义能维持的时间也有限。”
我尝试问他:“动手了?”
他笑了笑。
看着现在的汉生,我感慨很深,实在想象不出二爷在他心里是一个怎样的分量,就算他已经不在了汉生还义无反顾的追随着,他现在完全可以撒手不管这些烂摊子。我也扪心自问过很多次,是什么让汉生这种人对二爷有如此深沉的感情,我后来才渐渐明白,他们两个是一种人。
义薄云天关二爷,情义无双赵子龙。
第二天怕堵车,我早早就出发了,开车到约定的茶楼,我上去后发现对方也早就到了,这人姓卓,孙师傅也没说他具体职业,让我叫老师就行。
我上来时特意打量了一下四周,环境还行,走廊还有一片假山假水的,弄得挺雅静。看我进来,卓老师挥挥手,我过去发现老人已经叫了壶差,看样子坐了有一会了,他笑道:“没想到小曹你这么年轻啊,老孙也不说一声,早知道我就不把你约在这种老气的地儿了。”
我拿起壶给卓老师添了茶,“您太客气了,这儿环境挺不错的。”
“你还习惯就好。”老人没多寒暄,直接递给我一个牛皮纸的档案袋,说:“这是你要的资料,对了,我冒昧问一句,货还沾土吗?能不能让我瞧瞧。”
我心里惊讶,看来卓老师也不简单啊,沾土是这行的行话,意思是说有没有下家呢,一般盗出的明器还在手里就叫沾土,出手就算干净了,他这一问让我警惕起来,我露出一个抱歉的表情:“东西带不出来,想再回去一趟也挺费劲。”
听闻此言,老人有些失落,念叨了一句“可惜了了。”
我把资料收好,又给老人添了茶,尝试问道:“卓老师,这些图案这么重要吗?”
老人还沉浸在失落的情绪中,听我这么问,叹了口气,讲道:“不瞒你说,我研究巴蜀文化有些年头了,不吹牛,论对巴蜀地区的了解,在国内我算是领先的一搓人,你传给我的照片所属文化年代,十分久远,也十分特殊,知道的人不会超过一巴掌。”
他抿了口茶,又接着讲:“你是老孙介绍的人,咱爷俩就不打马虎眼了。早些年我也走过行,也就是那个时候才第一次接触到了这种神秘而诡异的族群文化。巴蜀之地在中国自古就有很特殊的文化地位,《山海经》中的‘海内昆仑’指的就是现在四川的岷山地区,其中记载了很多神话传说,当然现代人都认为那是假的,可是没人知道在那段及短的岁月里,海内昆仑上活跃着哪个族群,后来那些人又去了哪里,那段岁月就像一个迷,直到被两段历史轰然撞击,彻底泯灭。”
他拍拍桌上的那个档案袋:“你带来的这些资料,与我当年的发现如出一辙。我敢打包票,他们来自同一个族群文化,很有可能揭露出那段神秘的岁月里,巴蜀地区存在过的一个极其神秘和古老的族群。”
我好奇道:“什么族群文化?”
老人眯眼道:“诸鬼部落。”
他又补充道:“这么说你可能不懂,我把能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我多年的一些解读与猜想,都写在里面了,你回头可以仔细看看。这种‘诸鬼部落’在一些故事中被神话过,你可能听过,不过它们都指向一个词,你一定知道,那就是‘长生’。”
我惊讶道:“真有长生吗?”
他哈哈一笑,“当然没有,可能就是长寿的一些夸大吧。不过可惜的是‘诸鬼部落’一直没有史料证实,这些年也没出土过什么佐证。直到你送来这些资料让我又重新拾起了希望,虽然这些资料不足以公开证实那段文化的存在,不过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老人真的很豁达,笑容中也带着淡淡的宽慰,能感觉出那几张照片让他放开了很多执念。‘诸鬼部落’的被承认于他个人而言,更像是一个未完成的心愿,虽然遗憾也不疯魔。
接下来老人又给我科普了一些巴蜀的历史与传说,临走前我对卓老师表示了感谢,并且告诉他,如果再发现相关的记载,一定优先传给他。
回到铺子已经下午了,天气闷热,我冲了个澡打算眯一觉,可是躺下后我发现屋子里有些异样,我奇怪的坐起来,左右看了看,最终目光定格在一个屏幕闪着蓝光的手机上。
我咽了口唾沫,这是二爷的手机,从新街口老宅带过来的。据老何说这个号是二爷自己办的小号,他也不知道二爷都给过谁。当然我也不是没翻过,不过电话簿里面是空的,通话记录也没有,我本来都快忘了它了,没想到如今被唤醒了。
我小心翼翼的拿过手机,上面显示来了一条短信,内容很简单,“山上火,盘中仙。”,署名“六耳”。
(第二卷九龙镇灵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