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电报密码的祖师爷(1 / 2)
此刻吴同光和李梧桐正停留在南京大学门前,这所大学历史悠久,从办学以开,就一直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担当。
“这个教授工科的老师,怎么会和‘大刺客’卓少卿扯上关系呢。”李梧桐好奇地问道。
吴同光道:“这个就只能找到他本人才能了解清楚。”
吴同光和李梧桐来到传达室,传达室是个不大的小平房,房子的旁边有棵大树,他们二人也没有留意是什么种类的树,那树很高,树荫遮住传达室半个屋顶。
传达室窗户外有一个垫脚的石凳子,可容一个人站立,人站上去刚好可以够得着传达室的窗户。
吴同光站上去,轻轻敲了敲窗户。
窗户里面正好一位保卫管理人员模样的人呵了口气,用衣袖擦干了窗上的雾气,他戴起了眼镜,看向吴同光和李梧桐:“你们有什么事情吗?”
吴同光说道:“我是警备司令部的人。”吴同光知道,当时国民党三青团和校区的党部,多半都掌握着学校的保卫机构。
那保卫像似没有听清楚,说道:“你有什么事情吗?”
“我找一位姓朱的教授,在这里教工科的。”
那保卫又问道:“你是哪位?”
吴同光在想这个人是不是耳朵有点不好使,他又说了一遍:“我是警备司令部的人,我来看望我的朋友,他姓朱,在这所大学里教工科。”
“哦,先生,根据规定,我能先看一下你的证件吗?”
吴同光掏出了证件,证件上一个大大的徽章,这可是军统局的老人头,证件虽然是保密局的新证件,可是光看证件编号和吴同光的职务,就知道来头不小,但毕竟警备司令部和保密局不是一个部门,所以吴同光在掏出证件的同时,用拇指看似无意的遮住了一些具体的名称。
那保卫一看是个高军衔的干部,立刻就紧张起来:“先生,你等一下,我马上打电话确认一下朱教授在不在?”他转过身去,抓起了电话,电话里带有些闽南口音,距离远了,吴同光一句话也没有听清。
不一会儿,那保卫笑着走了回来,看了看吴同光和李梧桐,笑了笑道:“朱教授还在上课,要不你们在这里等一会,还是......”
“我们还是先到学校里转转吧。”
“好的,那我就陪两位长官吧,可以先到朱教授的休息室等他。”那保卫看上去对他们两个人很不放心。
“这个我看就不用了,你忙吧!”李梧桐道。
那保卫赶紧道:“我也没有什么事,再说校园这么多,怕你们不认识路,况且现在学校里思想也不稳定,出现了骚乱,要是长官看好友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我怎么能担待的起。”
他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点头哈腰,态度之真诚,吴同光和李梧桐两人看他也不像是做假。李梧桐还想拒绝,吴同光碰了她胳膊一下:“这位小哥好意,领着我们去找朱教授,也省了很多时间。”
那保卫不住地点着头。
于是三个人进了校园。
那保卫不停地介绍学校。李梧桐眼望着吴同光,吴同光当然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便说道:“之前我来得少,而且都是公干,没有留意校内的景色。”
正说话间,三人经过教学楼,楼的一角生满了爬山虎,楼里边时时传来了先生讲书的声音和学生议论的声音,配上这校内静谧幽幽,这可真是一方净土。
吴同光随即向李梧桐提问道:“你知道不,在清末有个官员叫盛宣怀曾来过这里。”
“没有听过,反正清末的官,应该也没有几个好官,否则老百姓也不会那么惨......”
吴同光也没有解释太多,只是说道:“这个人又是商人又是官员,最终在清廷的授意下,宣布‘铁路国有’,引发了‘保路运动’,而引燃了辛亥革命的大火。有道是‘盛公兴洋务,历史自分说’,其对教育的贡献却不可磨灭,因此后来历史上有人将他视作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此人又被称之为中国电报的祖师爷,他在天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在1881年盛宣怀被任命为津沪电报陆线的总办,次年他为了阻止外国人在中国沿海建立电报网,盛宣怀又受到李鸿章委托建立上海至广东、宁波、福州、厦门等地的电报线。
提到电报祖师爷的时候,吴同光大脑中忽然闪过了《归燕》的简谱,那些简谱中的音符应当不光是音符,而应当是数字,比如“do”,就应该对应数字是的1,“re”就对应数字2......那么让吴同光不明白的是,如果数字代表电码。
就算音符数字代表电码,那么这些乐谱里的休止符、高音符、连线等等又代表什么呢?
一个个疑问出现在吴同光的大脑中,似乎看来所有的猜测,只能等谜团的解开,然而怎么解开谜团呢?
他将整个推理过程梳理了一遍:他们二人寻着线索终于找到了简谱,雷音既然选择了这首曲子作为谜面,它的谜底就一定是由这些数字对应的汉字,看破表面,从而归真。
先是半截书册上的隐形墨水藏着诗句,而通过诗句又找到笔迹相同的抄录诗集,诗集上记载的这首《归燕》却是一首歌曲,于是他同李梧桐又找来了《归燕》的曲谱。
那,那么下一步,从这曲谱出发,又该当怎么办呢?
陷入深思的吴同光,被保卫突然打断。
那保卫道:“长官好学识,对清廷末期的旧事知道的这么清楚。”
李梧桐笑道:“他就是个书呆子。”
三人正说话的时候,已经听到教室下课的铃声响起。
吴同光问道:“每堂课程之间的休息间歇是多长时间呢?”
那保卫道:“多则15分钟,少则10分钟,相互交替,看这个时间,应该是休息15分钟的间歇。
三人走上了楼梯,很快走到了朱教授的休息室,门关着,里面没有动静,他们在外等了一会儿,15分钟休息间歇快要完了。
吴同光心中涌起了一阵不祥之感。此刻吴同光和李梧桐正停留在南京大学门前,这所大学历史悠久,从办学以开,就一直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担当。“这个教授工科的老师,怎么会和‘大刺客’卓少卿扯上关系呢。”李梧桐好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