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我在天龙世界当神仙14(1 / 2)
时光飞逝,转眼又过五年。
大宋国力之强盛,已可比汉唐。
大宋的领土,在这五年来急剧扩张,西夏、辽、吐蕃、大理……,此时都已归宋所有。
赵煦刚过而立之年,却已完成了古今多少帝王渴望而不可即的伟业。且他治理下的大宋,经济繁荣,人民富足,治安良好,做到了最大的公平公正。
像他这样伟大的帝王,按说无论发生任何事,都不会令他在文武百官面前失态。
但在大朝会上的百官,显然都看到了官家面上遮都遮不住的喜意。赵煦轻咳两声,起身就走。
姚方忙大声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朝臣们也知机,没见官家都要走出大殿了么,又不是有边关告急这样的急事要商议,自然没人没眼色的说自己有本要奏。
不过,众大臣心中纷纷猜测,是有什么好消息,让官家这般开心?
是科学院改进的蒸汽机,终于可以用到火车上了?还是路政署又建起了第三座黄河大桥?还是后宫里哪位娘娘终于传来了喜讯!
对于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宋朝廷来说,无论是皇帝赵煦,还是文武百官,近些年来,他们最为关注的都是皇家子嗣的问题。
赵煦至今已得了九位公主,却只有一子,还未能成活。当时,整个后宫严阵以待,太医轮流值守,那唯一的一根独苗,还是没能活过三个月。
每每想到自己子嗣艰难,赵煦就会想起元明清,他们在子嗣上的命运何其相似,都有九个如花似玉的闺女,都没儿子。
咳,相对来说,赵煦感觉自己还能努力一把,毕竟他如今也不过三十出头。
反观元明清,娶了大小十二金钗,二十四位夫人,却只得一子,还不是他自己的。
每每赵煦心头郁郁,感叹自己子嗣艰难时,姚方这个大太监,都会拿元明清的事来为官家开解。
且每次提到元明清抢着戴了十几年的绿帽子,官家的心情总会阴转晴。
姚方已经将元明清当成陛下的‘开心果’,他时不时就要提一次,逗官家笑上一场。
反观赵煦,他想起元明清这个人时,并不只因他头上的绿帽子而发笑。他还会想起自己的发迹史,这辈子唯二的两个朋友,唐一菲、元明清。
皇帝这个职业,想交个朋友,可谓是难如上青天。仙人唐一菲的出现,不仅为大宋带来了希望,也成了他人生中第一位朋友。
而她为自己带来的逆贼元明清,在之后五年的陪伴中,也与自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损友。
相比较来说,他与仙人唐一菲的关系,表面上反而要淡薄上一些。仙人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若非宫中有诸多美食引诱,只怕五年来,她在京师都待不足两月的时间。
但真要说在两个朋友中,他更信谁,与谁更亲近,那自然是满世界乱跑,他但有危险,总能及时赶到的唐仙人。
耳边听着姚方的恭贺声,赵煦收回飘远的思绪,再次确认道:“陈院正确认过了,淑妃这胎是个哥儿!”
姚方笑得满脸褶子,他自然知道官家并非不信太医院院正的诊断,他只是一时太欢喜,有些不可置信罢了。
“奴婢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再有九个月,您就能见到哥儿了。”
赵煦大笑:“好好好,随朕去看看淑妃。”
……
两月后,贤妃被确诊为怀的是个哥儿。
三月后,德妃……
半年后,贵妃……
一年后,李昭仪、郭昭容、王修媛、孙修仪、周修容……
又五年后,赵煦身后跟了九个小尾巴,他们七嘴八舌喊着‘爹爹,爹爹,等等我。’
赵煦笑得即温柔又无奈,没儿子的时候愁,这儿子多了也怪愁人的。
尤其是这一群小萝卜头,个个都很调皮。正所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上书房的师父们,可没少被这些孩子给捉弄。
自从这些孩子们一个个出生,赵煦的生活就越来越精彩,他时常被这些敢想敢做的孩子给弄得哭笑不得。
这不,今个儿,赵煦带着这群小崽子,去镇南公段誉家里串了个门。
九个崽子回来后,有五个追在他后面,说要娶镇南公家的女儿。
赵煦与他们鸡同鸭讲说了半天,才终于知道,他们都看上了段誉的闺女。而且,这五个孩子看上了五个姐妹,竟没有两三人看上同一人的情况。
赵煦很是奇怪,真不知道这些小萝卜头都是怎么给自己找小媳妇的。
段誉娶的是萧峰义妹元语嫣,两人共生有一儿五女,大女儿现年八岁,最小的那个刚刚满月。
而他那五个儿子,竟然分别看上了段誉家的五个女儿。最不靠谱的是老十(前头没了一个大哥儿,这是赵煦活着的第九个儿子),他竟然看上了人家刚满月的胖娃娃,那孩子白白胖胖,黑亮的大眼睛看人的时候,跟年画上的娃娃一样可爱。可她还只是个刚满月的婴儿啊。
赵煦说不许,老十就掉金豆豆,老十一哭,其他几个哥儿都哭开了。
“爹爹,您就答应吧,小十求爹爹了!”
……
也就半盏茶时间,赵煦就被这兄弟九个给吵的头疼。他揉了揉眉,不打算跟这些熊孩子讲道理了。
“姚方,快,送他们回宫。”
姚方摆手,一溜的内侍上前抱起皇子,飞一般往他们各自母妃宫里送去。
远远的,还能听到孩子们的哭闹声‘爹爹坏/坏爹爹/我要娶琪姐姐/爹爹,我要娶熙妹妹/我,我要娶琳妹妹/爹爹,爹爹,我要娶小妹妹。’
那小妹妹就是段誉家刚满月,还没娶名的胖娃娃。
赵煦真想大喝一声:“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蠢儿子们。”
姚方:“官家,哥儿们还小,等他们再大些就懂事了。”
赵煦很自然的点头,在他看来,等孩子们大了,不可能还都喜欢段誉家那五个闺女。
岁月如梭,眨眼十几年就过去了,赵煦家的小子们从四五岁的萝卜头,都长成了十七八岁风华正茂的少年郎。
除老十还那般专情,天天往镇南公府上找他的胖丫头玩,其他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