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金风细雨红袖刀14(1 / 2)
关七被人从自己手中劫走,令方应看恼羞成怒。只是听完来自张铁树、张烈心两兄弟的汇报,他不得不压下心中的愤怒,暂时放下,算计那人的心思。
如果他所猜不错,那个劫走关七的人,必是原金风细雨楼副楼主唐一菲,现在的大燕国国师。
他虽没见过此人,但只从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的六分半堂现在的动态,以及她所在的金风细雨楼短短时间内,就灭辽建燕来看。唐一菲并不是他现在能招惹起的人,如果义父方歌吟在,只怕……,也不是她的对手。
江湖上何时出了她这样一号物?为何,他竟从未听到过。
方应看桌上的滚茶放凉了,他也未能从各方消息中,得出有用的答案。
蔡京自出了汴梁,就快马加鞭,一路赶往江南,他的确是这世上最了解赵佶的人。
在神侯府的人还在根据各种蛛丝马迹,寻找赵佶等人的行踪时,蔡京已带着几名亲信和两位与他志同道合的内侍护卫,趁着夜色,以寻找查探消息为名,直奔西湖而去,却不料赵佶竟不在西湖附近。
蔡京略作思考,就明白了赵佶的考量。
赵佶这个人,就算要隐居,也绝不会真的找一个穷乡僻壤或深山老林里老实待着。可既要隐居,他就不能真的选一个繁华所在,令世人都知道他的所在。是已,他必然会选一处离繁华之地极近,又有些名头的地方。
他本以为,他会大隐隐于世,在西湖附近居住,却不料,竟扑了一个空。
蔡京想明白后,在心中默默做了一番思量,直接带人上了吴山会仙峰,一群人在天明之前,总算找到了赵佶‘隐居’之所。
此地的建筑虽非皇宫庄严肃穆,却尽显江南园林的秀美灵气。
众人虽累了一夜,但先是在园外看过日出,进了园中,又见到这番景象,也不禁觉得心旷神怡。
其中一些人在佩服蔡京对于圣上心思的把握,也有人有在疑惑,此地山峰上的建筑是何时修建的。
难道,道宗皇帝竟有先见之明,知道自己有一天会隐居于此。
否则,这样一座立于山巅的‘仙宫’,还有宅院附近连绵几里,错落在致,井然有序,山水相济的小村落,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不管别人心中怎么想,蔡京在初初登上‘会仙峰’时的震惊已被压了下去。
以他对于赵佶的认知,这必然不是赵佶提前安排好的地方,如果他能有这样的远见,又怎会做了这么些年不识政事的‘道君皇帝’可能性。
君臣二人相见,蔡京满心满眼都在表达自己对太上皇的敬服。
若是普通人被一个大男人用这样饱含深情的仰慕目光盯着,怕是要掉一地的鸡皮疙瘩。
可赵佶,却非常的满意,也非常的自得。
看吧,他赵佶哪怕不得已而退位,窝在这山中隐居,朝中还是有忠心的臣子,不远千里跑到他门前,不顾更深露重,在外站了一夜,也不愿打扰他的安寝。
那几页纸中关于蔡京的恶行,早已被他抛到脑后。他此时,只是一个感伤的,无权的,隐居仙山的太上皇。
治国用人,那都是皇帝该干的事。所以,他亲近蔡卿也不会再有任何心理压力。
蔡京激动的快步上前,又在离赵佶还有三步远的地方停下。他好像才注意到自己的失态,忙一撩衣袍就跪了下去:“圣上,微臣终于找到您了。”
那声音中的深情哽咽,还真是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赵佶感动的不能自已,起身去扶蔡京:“快起来,爱卿快起来。”
蔡京没等赵佶用力,就忙起身关切道:“圣上在仙宫住得可还习惯!”
赵佶:“此地人杰地灵,仙宫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朕甚乐也。”
蔡京在赵佶的带领下,领略了一番‘仙宫’的风采,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或许,目前来看,赵佶在这里住得还不错,但他的儿女们却并不会有多开心。
儿子大了要娶亲,女儿大了自然要嫁人。可老住在这山上,哪怕住在仙宫里,也解决不了他们的人生大事。
尤其是,这偌大的‘仙宫’中只住了赵佶和他的爱妃。
他那些儿女都被安排到‘仙宫’旁的村落中居住了。虽然,那并非真正的村落,每家每户同样环境清幽,每人身边也有三四个侍从,可再怎么着,也没法和宫里比。
更何况,同样是龙子龙孙,为何赵桓高坐金銮殿,手掌天下权。而他们,却要跟着父亲隐居在山中,过着清苦又无趣的生活。
是的,在这些皇子眼中,目前的生活,的确有些清苦无趣。他们的日常就是陪着他们的父亲赏玩字画。除此之外,竟没有其他消遣。
蔡京等人留宿在村落中,这更合他的心意,方便了他的行事。
两日来,白日里,他陪着赵佶赏玩字画,游览仙宫。在不经意间,就将京中如今的局势,大辽灭国,有‘免死铁卷’的苏梦枕在辽国基础上建立了大燕。金国有辽国阻挡,已不足为虑。众臣心念太上皇,当今希望能与大燕联姻,傅宗书提议,于宗室大臣中选女封公主,自己进京见过当今,这才得了出京寻找圣上的机会,等诸方消息都一一透露给了赵佶。
赵佶目光闪烁,若有所思,当日就令人请几位公主前来小聚。
晚间,蔡京又与几位皇子谈心。
是以,两日后,蔡京深觉时机已到,直接跪地苦求太上皇还朝。
他是这么说的:“百善孝为先,圣上怎能不顾当今的孝心,住到千里外的深山之中,这让当今情何以堪,令百官情何以堪,让天下百姓,该怎么看待天家父子。”
见赵佶目露迟疑,他又道:“圣上,当今年幼,正需要您的扶持爱护,国朝也需要您这样的定海神针。”
赵佶:“这……”说实话,他是想回去的,这儿环境再美,来来回回也就那些景色。想下山不容易,他又怕被人给认出身份,被那些因‘花石纲’而遭难的人的家人知道了,再来刺王杀驾。他现在可不是在皇宫,没有禁卫军,御前带刀侍卫随行。他纵然醉心于书画,可无人与他品评,没有像蔡卿这样的贴心人,诸子中,也只有三子赵楷与他有些共同语言。
高居山峰之上,‘仙宫’之中,身为一个艺术家,赵佶还是寂寞了。
可若现在就这样还朝,却又觉太寒酸了一些。
蔡京见赵佶面上左右为难,心中大安,圣上是怎样的性子,他还能不了解么。
此时,赵楷也站了出来,年龄尚小,还未成亲,赵楷领着几个弟弟跪到了赵佶身前:“爹爹,您就算为了孩儿们,也该还朝归京。”
赵佶:“为父自然知道,朕的楷儿到了婚娶之龄。可是,当初……,不然,楷儿随蔡卿回京。为父给蔡卿尚方宝剑,他必能护你周全,为你寻一门好亲事。”
赵楷是众多皇子中,唯一知道唐一菲存在的人。他再次低声劝道:“爹爹,孩儿不舍爹爹,孩儿离不开爹爹。仙人若知您的一片慈父之心,又岂会怪罪。”
赵佶一手扶起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叹道:“仙人自不会怪罪,若非为父再三恳求,仙人又怎会赐下这座‘仙宫’令为父居住。只是……”说到这里,他竟然不说了。
蔡京知机问道:“圣上,您还有什么可忧心的!当今纯孝,若知太上归京,定会带百官出京相迎。”
赵佶:“桓儿的孝心,朕自然知道。只是那孩子越是孝顺,朕越发不能让他为难。不都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天不容二日’么。朕为太上皇,若在京中,桓儿施政,必有所顾忌。他孝顺,朕又怎能不慈爱呢!”
蔡京:“圣上,微臣说句僭越的话,普通百姓,还有‘父母在不分家’之说呢。您独居千里之外,当今日思夜想,食不知味,睡不安寝。您怎能辜负当今的一片孝心。再有,上有所好,下必附焉。您今日所为虽是为了圣上。但,日后,万万百姓中,若有那不孝子,不想奉养年老的父母。岂非就会拿您做幌子。言必称:当年太上皇为当今,尚独居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