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明末清初16(1 / 2)
自打送走了种马男李潇,大明出现了许多特立独行的人。
同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做出了许多惊世之作。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韶华争肯偎人住?已是滔滔去。西风无赖过江来,历尽千山万水几时回?……’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施云英:……
走在京城的街道上,都能听到那些书生摇头晃脑,赞扬着纳兰性德,董士锡,徐志摩等人的诗词。
懵逼之后,她忽然觉得,事情可能大发了。大明朝,难道要被这些穿越者给占领了么?
她来的时候,最火的不是清穿么!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到明末清初这个时代。
哦,或许是那本《明朝那些事儿》,让大明朝火了。
她将这件事上报给朱棣,朱棣派出锦衣卫、东西两厂去查这些人的过往,和他们性情大变后,做下的事。
若非有反社会人格,或想推翻明朝自己当皇帝的人,他都愿意招揽过来,为大明朝发光发热。
这一番统计过后,只穿过来的‘诗词达人’就有三十六位。
这是要集齐三十六天罡的节奏么?
更搞笑的事,这三十六位‘诗词达人’,有近三十三位抄袭了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还有个小姑娘写出了‘沁园春·雪’。
朱棣捧着‘人生若只如初见’觉得有些头疼:“你们那个时代,已经没有好诗词了么?怎么都喜欢抄他这一首。”
施云英也很头疼:“陛下,我们那个朝代,生活节奏快,一心读书,沉浸在诗书中的人…,呃,少之又少。也不能说没有诗人,只不过,现代的诗词与咱们大明的风格大不相同,他们怕写出来,没人能欣赏的了。”
朱棣来了些兴趣:“背一首给朕听听。”
施云英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从纳兰性德、龚自珍、郑板桥、王国维、曹雪芹……再到徐志摩,凡是她能记得起来的诗词,那些牛人都‘写’过了啊。
她急得额角冒汗,张口就道:“大海啊你全是水,骏马啊你四条腿,美女啊你说你多美,鼻子下面居然长着嘴……”
噗……
这一下,喷了的不仅是朱厚照,老朱家一群人都笑喷了。
唐一菲笑得前仰后合,这一首打油诗,她也会背呢。不过,从别人口中听到它,她还是感觉非常好笑,哈哈哈。
施云英也知道自己犯蠢了,可谁让她那个时代,网上段子多的是,但真要说到现代的诗词,她除了朗朗上口,人人都会背两句的徐志魔的《再别康桥》,其他的,还真背不出来。
可这首已经被其他人‘写’过了啊,还是写过了三十三遍!
她小小的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干巴巴解释道:“陛下,实在不是微臣那个时代已经没有了诗人。而是微臣那个时代,文理分科,微臣当年学的是计算机系,对于文学素养真没多少。微臣能记住的那几首诗词,早就被他们给用过了。”
QAQ,她也很委屈的好吧。在现代,她多多少少也算是个才女,虽然写不出什么诗词、散文、小说,但她会背好多诗词呢。
真不怪她张口就来了这么一首打油诗,谁让穿越同辈太牛掰,几乎把崇祯之后的大作全给写了出来呢。
唉,都怪同行太优秀,把她衬成了个土鳖。
朱棣也不难为她了,一下子找出来三十六位‘诗人’,朱棣打算将他们全请过来。看看他们在诗词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能耐。
‘三十六天罡’还未入京,东厂又传来好消息,他们在江南发现,有人承包起了鱼塘,搞起了桑基鱼塘,他的种植方式太过奇特,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还有商人办起了大型商场,听他的意思,他还想办个超市……
还有人开起了‘啃得鸡’,那种肉食裹上淀粉过油炸过的食物,十分受欢迎。听说,他要开第三家连锁店了……
还有一位学子,将历年考题搜集起来,说要出一本‘十年科举模拟题’,给天下学子找一条科考近路。不过,他的这种做法,被很多人斥责为‘不学无术’、‘功利心太重’、‘不是个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有辱斯文’。虽然他还在默默的做这件事,但他往日里的同窗好友都不怎么和他往来了,认为此人心浮气躁,只想走终南捷径,不可深交。
有位少年人,用树根雕出了‘蟠桃献寿’、‘天女散花’等艺术品,一时间深受当地人吹捧。
还有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用家里的木头,做出了一辆‘自行车’。听说,只要坐上去,用脚蹬两下,就能疾驰出去很远很远。当地自从有了‘自行车’,人们出行可方便多了。据那小姑娘说,若有‘橡胶树’,还可对自行车的轮胎进行改良,让它坐起来不会那么颠簸,蹬起来也不会那么费劲了。
……
在锦衣卫、东厂、西厂四处寻找‘诗人’时,有七人主动接近他们,明确表示,他们要向大明皇帝献出‘晒盐法’、‘预防天花的牛痘’、‘水泥方子’、‘玻璃方子’、‘火柴’、‘洗手皂’、‘洗衣粉’……
这其中也包括那位造出‘自行车’的小姑娘,她说要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都献给皇帝陛下,造福百姓。
当然,也有非常奇葩的人,向大明的皇帝陛下献出了他珍藏已久的‘美白方’,‘美容菜谱’……
朱棣看后先是囧了一下,之后才大笑道:“好好好,此乃我大明之幸!”
无论是建‘桑基渔塘’、办‘商场’、制造‘自行车’,还是开美食连锁店,主动献方子的人,都是他急需要的人才啊。
如果再来几个懂律法的人,帮大明改进下如今的刑法条例,就更好了。
大明,急需人才啊!
老朱家一群人,跑一块商量这些人的考核,和日后该给的福利待遇去了。
施云英站在唐一菲身边,一脸的庆幸和小心。
幸好她穿越的早。
不然,朱棣在见识到了‘百家争鸣’的穿越人士,哪里会想着招安她。让她当上了‘明报’的总编,还给她封了个郡主。
如今看来,穿越果然得看时间。
感谢老天的偏爱!
唐一菲将人从身后拽出来,安抚道:“莫要妄自菲薄,你有你擅长的领域。无论任何时候,掌握信息传递,引领民众思想,代表朝廷喉舌的机构和个人,都是非常关键的存在。你只要做好你自己,就可以了。”
施云英连连点头,刚刚,她是被那‘成群结队、百花齐放’的穿越同仁给吓着了。
不过想想,她都来了一年多了,‘明报’也办的有声有色。他们来了,也是自己的后辈。只要朱棣信她,用她,她又何惧他们。他们来了,只能给她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帮助,暂时并不能影响自己的地位。
至于以后,只要她坚持本心,一心为了大明,忠于皇帝,朱棣自不会做出卸磨杀驴的事情。
至于等到崇祯继位,大不了,她辞职游历天下去,有仙人做靠山,他就是看不惯自己的用人方式,也奈何不了自己呀。
见她想通了,唐一菲才笑道:“等她们入京了,有了自己的职务,你可以与那些姑娘们多交流交流。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不该全压在你一个人身上。”
施云英有些惭愧:“仙人,若非有您的鼎力支持,无论是让女子参加科举,还是女童入义学接受义务教育,陛下怎么可能轻易答应。云英也只能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唐一菲笑道:“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如果没有‘明报’中那些引人深思、感人肺腑的故事,怎么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这个时代早已僵化了的思想呢。”
施云英被唐一菲夸的面飞红霞,未语还羞。
唐一菲大笑:“美女啊你说你多美,鼻子下面居然长着嘴。”
施云英:……
囧!
能不能不要再提这件事了!
感觉,以后所有人嘲笑她,都会背出这首打油诗来,当面打脸。
唐一菲认真道:“我是夸你呢,看你生得多好看,两只眼睛一张嘴,再标致不过的美人儿了。”施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