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 131 章(1 / 2)
距离琅琊北城墙数丈之外?,曹操骑在一头高大的红色战马上。
他嘴唇微微抿起,双目紧紧地盯着前方,观察着攻城的战况,一刻也不想错过。
根据消息,此刻的琅琊城里,应当只有四万士兵。
可?面对十八万大军,又经过了一上午的苦战,这些琅琊守军却没有显出丝毫的怯意。
曹操感到不能理解。
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场战斗,真的准备了很久。他不断潜移默化地告诉自己的士兵,使他们坚信——
西凉军昔日侵入洛阳,在皇城里犯下种?种?罪孽,不可?能被长沙王所?饶恕;青州兵曾经参与劫杀长沙王,害死他的爱将与心腹,又几乎逼死他本人,亦是足以死上千百回的罪行。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此战一旦失败,除非逃入荒山,否则天下决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不胜则亡。
这种?全体抱着必死之心而战的军队,理当是最强的。
曹操一直对此坚信不疑,破釜沉舟,死地而战,本就被公认为最强的意志。
可?是今天,他发现自己似乎错了。
不看城墙,不看士兵本身的战力,单单论战意,论士气,抱着必死之心作战的士兵,仍然?不是最强大的。
至少对面的琅琊守军,就明?显更胜一筹。
曹操亲眼看着琅琊城头的某个守军,分明?已经被流矢射中要害——
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一旦中箭,就算并非要害,也足以使他失去全部的力气,再不能有任何战斗力,这是人尽皆知、没有任何争议的事实。
可?那位士兵却不是。
琅琊城头一角。
这名被曹操所?观察着的守军,在中箭的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的守城之战,到这里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就要死了。”
“殿下在看着我?。”
“殿下正与我?一起作战。”
“我?还?能为殿下做点?什么呢?”
“我?应当再努力为殿下做点?什么。”
这个念头,甫一生起,便极其强烈,甚至让他暂时遗忘了久战的疲惫,箭伤的痛楚。
他隐隐有种?感觉,好像方才失去的力气,也随之回来了一些。
于是,他凭借着这股重新生出的力气,将自己的身躯往前去挤。
利箭射在他的肩上,长刀砍在他的手臂上,剧痛无?比,却不能磨损他的意志。他像是完全感受不到痛觉,只知道一点?点?艰难地往前挪动?着。
这个时间其实很短,于他而言却很漫长。
终于,到了想要的位置。
他咬着牙齿,用尽浑身上下最后的一丝力量,笔直地往下栽倒。
生命在这一刻彻底结束,却又没有完全结束——
下方,云梯上的数名曹军,竟被这名琅琊守军的尸体统统砸了下去,它的连带效应,甚至使得整个云梯也翻倒在地面上。
扶起云梯,重新搭上,这意味着又是几条性命。
死地而战的确已经到达了一个极致,但极致并不意味着无?法超越。
为着坚定不移的某个信念,为着深藏于心的某个信仰,在这片古老而饱经风雨的土地上,涌现过许多奇迹。
而对于琅琊守军来说。
他们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几个字,并不知道信念是什么,信仰又是什么。
在封建落后的公元三世纪,或许是因为愚昧,或许是因为无?知,又或许,那个人的出现,是连做梦都?不敢想象的。
为殿下而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便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意义。
当信念与信仰集于到一个人的身上,当他们心中认定的那个人正在遭受巨大的威胁。
生命的奇迹不断地出现在琅琊城里。
远处,视力极好的曹操看完了整个经过。
他面无?表情地将视线投往别处。
一刻钟后,曹操的脸色愈发难堪起来。
在这个巨大的绞肉场上,临死前还?能狠狠咬下自己一块肉的琅琊守军,竟然?并不少见。
包围琅琊以来,这是曹操第?一次,对自己即将到来的胜利产生了怀疑。
常言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可?长沙王与士兵并肩作战,竟然?激发出部下如此强烈的战意。
必须得想个法子!
很好。
长沙王不是与士兵们并肩作战吗?那就将他逼下城头!
普通士兵射不到他,低阶武将射不到他。难道自己手下箭术最好的那几位,配以精弓铁箭,也对他造成不了威胁?
念此,曹操对左右命令道:“速速将夏侯渊、曹洪、李典给我?召来。”
很快,他们被叫了回来。
“你?们三人,接下来不必再指挥战事了。只有一件事:射箭攻击长沙王!”
“哪怕杀不了他,也要将他逼下城墙!”
射箭需要搭弓瞄准,位置就不可?能距离城墙很近。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射出箭羽之后,能不能中全看运气。这种?射箭更多的在于大范围的进攻,用于攻城时掩护己方,想要指定射中某个人,根本没有可?能。
而即使是顶级的箭术高手,如赵云吕布之流,站在城下往上射,想要射杀一个身着上等盔甲的武将,同样非常非常艰难。
一箭射杀对方,必须射中其没有保护的面部才有可?能。然?而,隔了那么远的距离,对方如果是历经过战场杀伐之人,很容易就能躲过去,更别说身旁大多还?会有护卫。
即便侥天之幸偷袭成功,更有可?能的,也只是令其受伤。
总而言之,一击毙命的可?能性,渺茫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调出武将偷袭,反而会使得士兵们整体作战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