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兴平四年(1 / 2)
最快更新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最新章节!
四、音通事。兴平四年似乎也正印证了这个读法,因为今年注定是个多事之年。
豆娘陪着可儿去幽州处理小舅子的事了,宋清为了尽快赶过去与他们会合,不得不在新年伊始就召集群臣商议有关纸币的事。
钱币这东西同粮食一样,都是当权者最为关心的事之一。
其实在宋朝的时候,纸币已经在蜀中出现过,但由于连年的战乱,使得纸币变得跟开腚纸差不多。
宋清在刚入蜀中的时候,曾见过这东西,他也知道这种东西运用好了,实在是利国利民的。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根本不适合恢复纸币的发行。
而且当时北宋朝廷也只是将蜀中做为一个试点,其中未尝没有用这种东西搜刮蜀中之意。
现在时过境迁,蜀中之地已为梁山治下。而且梁山政权实力雄厚,远洋贸易财源滚滚,是时候将这件事提上日程了,可以说马涛的想法与宋清不谋而合。
马涛作为江南财阀,当然也早知其中的利弊,以他的财力来说,开设钱庄发行纸币,倒也不是不可以。
但纸币这种东西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稳定的政权,不然发行出去,还是同废纸没什么区别。
另外就普通百姓而言,还是金银这种实物用着放心,所以想要推行这种纸币,就必须有个强硬的政权才行。
许多官员都不明白大过年的,王爷将自己找来干什么?当然也有消息灵通的,还以为王爷召集众人同这件事有关,却没想到王爷对金国发生的事连提都未提,而是要大家讨论关于发行纸币的事。
纸币这东西关乎国计民生,是个磨叽活,却不是梁山好汉的强项了,于是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在柴进和陈东的身上。
柴进沉吟片刻道:“臣觉得王爷的倡议是好的,而且这东西也确实有利于国家财政,不过难就难在如何发行上,百姓以金银之物等价交换所需物品,这是千百年养成的习惯,王爷突然提出改变,恐怕不容易啊!”
陈东也点头道:“柴大人言之有理,臣也担心百姓不认可,而且臣还担心这东西一旦发行,会不会为不法之人所乘?大肆做假,这样岂不是起到反作用了吗?”
朱武点头道:“一纸可抵千金,而节省下来的金银可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王爷这个想法好。其实要我说这也没什么可难的,万事都难在开头,只要我们开个好头,百姓就会跟进的”
待众人说完,宋清才道:“既然大家都想不出好法子,那还是本王说吧!首先,我给纸币定名为银票,再有,待银票印制出来后,首先我们所有官员的俸禄都将由银票代替银两发行,换句话说,也就是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给百姓开个头”
陈东忍不住插口道:“千岁,恕臣直言,王爷将银票当做俸禄发给我们,可我们该去那里用呢?”
是啊!银票若兑换不了,让我们喝西北风啊!这句话可以说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了宋清身上。
宋清笑了,道:“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首先江南财阀马家会承接我们第一笔兑换,而且我已经与他定好,将来还要陆续在各地开设钱庄,主要的业务就是以兑换为主。同时还要请柴大哥筹建可以涵盖中原各地的梁山钱庄,钱庄的用处大家都知道,本王也不会干出那与民争利的事来,此举的最终目的不外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至于陈大人刚才说有人会假冒之事,这就要看地方官府的力度了,如果有人想知道本王的刀够不够锋利,那就不妨站出来试试。晓谕各地官府,对待这种人,就一个字,杀”
宋清是笑眯眯说出这些话的,可所有人还是感受到了一股杀气。敢情这件事王爷早就定好了,召大家来,不过是通知一声而已。
众人不由又看了看朱武,这老家伙一脸道貌岸然,说什么只要开个好头就行,恐怕早就同王爷商量好了吧?
不管下面的人怎么想,宋清都要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推行下去,正如朱武所言,这件事就是开头难,待百姓官员们尝到其中的甜头后,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它了。
同时货币的统一,也有助于将来对江南等地的管理。梁山控制着远洋贸易以及北方的各种物资,可以说梁山政权一直在引领着中原地区的经济。
货币统一之后,接下来就是让梁山钱庄在中原大地开花,控制了经济命脉,那将来甚至都不用出兵,就直接可以让江南的赵宋政权瘫痪。
当然这只是隐藏在宋清内心的想法,搞金融他也许不在行,但在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什么样的案例没有?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
说完这些,朱武看了看吴用,却见吴用微微点了点头。两个老家伙什么事都会事先通气,所以也知道彼此心中在想什么。
朱武干咳了一声道:“千岁,臣听闻王妃因金国皇帝驾崩之事去幽州了,臣斗胆问一句,千岁可是想对金国用兵?”
这件事宋清原本就没想瞒群臣的,点头道:“可儿是去幽州了,不过现在还不是对金国用兵的时候”
朱武点点头道:“臣斗胆再问,千岁是想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
自从公孙老道回梁山静修之后,属朱武的问题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