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转机(1 / 2)
最快更新少年之烽火岁月最新章节!
连打谁都不知道,提起打仗就高兴的象吃了蜜蜂屎一样,三牛一蹦八丈高,满脸的兴奋,当时的老战士基本上都是这个德行。
李勇被三牛气的有点哭笑不得,只好解释道:“你小子别瞎猜,暂时没仗可打,咱们旅离开主力太远了,后勤供应很费劲,就算粮食能自己解决,可是武器和弹药怎么办?部队不打仗也得训练,但一训练起来消耗就会很大,总不能指望子弹和手榴弹都从地里长出来吧。”
原来旅长是为这事发愁,三牛想了想回答:“旅长,军械修理没问题,就算是零部件不足,咱们也可以从废旧武器上拆下一部分,暂时还能维持,但要是想生产就难了,技术人员到是不缺,主要困难有两点,一是原材料,二是设备,目前这两样咱们都没有,想把武器生产出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李勇知道三牛说的很有道理,独立旅从成军那天起就恶仗不断,武器装备的损耗相当可观,三牛带着修理连基本上没有过一天消停日子,每天都忙的要死,可是这样下来也有好处,战士们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把各型武器装备的性能都摸个烂熟,李勇相信,只要有了原料和设备,再摸索一段时间,简单的武器和弹药生产应该是可行的。
生产和打仗不同,想要把武器装备自给自足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这样的工程在内地由国家负责才有可能完成,而靠一个旅级别的部队在后藏几乎没有办好的可能,没有上游的配套企业,想凭借单一的力量把装备生产出来简直是空想。
军工生产是一个工业体系的发展,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工业原材料的获取。就需要采矿、冶炼、设计、工艺等等几十道上百道繁杂的工序,还要有一大批专用的机器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比如说,无缝钢管工艺,膛线加工工艺,无烟火药工艺,一时半会的就掌握不了,凭借独立旅现阶段的技术能力,凭空就想生产武器装备太难了,光是探矿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
日喀则周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光明,各种稀有金属矿产有几十种,其中生产武器装备必须的铜矿、锌矿和铁矿的储量都不小,但这些都是在后世才被探明的储量,五十年代的日喀则。能开发的只有煤矿和盐矿以及少量的硼砂矿,所以说。独立旅自己把稀有金属冶炼出来的想法李勇还不敢有。也不现实,就是能办到至少也是十年以后的事情了。
原材料自己冶炼这一点基本上没有可能,独立旅现在的力量还做不到,其实最开始李勇的想法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因为独立旅并不需要一切都由自己来完成,向上级打报告。向兄弟部队求援,都能解决一部分原料问题,惟有这设备可是让人头疼。
所谓的兵工厂还是一个雏形,李勇经过思考。打消了自己获取原材料的想法,暂时只能靠上级来解决,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机器设备了,原料还好说,如果机器设备也要上级来解决,实际上就等于向上级打报告在日喀则成立一个兵工厂。
在日喀则建立兵工厂???封闭的后藏没有工业基础,没有工程技术人员,没有上下游的配套企业,独立旅的计划上级能批准吗?估计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被直接枪毙掉。
独立旅想保持住战斗力不下降就必须保证训练的质量和以前一样,甚至以后还要提高,但是训练又会消耗大量的物资储备,给后勤增加压力,后勤又是现阶段部队最大的短板,想自己生产又没有能力。
就在李勇愁眉不展的时候,侦察营长张劲松又烽烽火火的跑了进来,张劲松最近一段时间带着他们侦察营在日喀则的周边地区四下里活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人文和资源信息,也和当地老百姓渐渐的混熟了。
“旅长、旅长,我们在离日喀则六十多公里的一个聚居点抓到了一个大鼻子外国人,你说这家伙鬼不鬼,穿着一身当地老乡的衣服,土话说的比咱们还溜,要不是老乡们给提供消息还真就不好逮。”
张劲松带着大嗓门进门就嚷,旅部里的人差不多都听个清清楚楚,警卫连长李佳有点奇怪的问:“张营长,不会吧,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能有外国人?是不是弄错了?”
也不怪李佳好奇,五零年的中国,外国人在大地方都是稀罕物,偶尔出现一个都能引起围观,谁能想到在这么极为封闭的地区还能看到。
对李佳的好奇张劲松有点不屑一故,这家伙拍着胸脯回答:“错不了,咱老张是干啥的!咱老张是侦察兵,被逮住的小子长着黄毛绿眼睛,肯定不是中国人。”
张劲松这么一解释大家都不吭声了,可不是吗,长着黄毛绿眼睛的还能是中国人吗?他要是中国人,母猪就快要会上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