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各路诸侯(2 / 2)
程千里暗暗竖大拇指称赞,果然是老奸巨猾,就这么三言两语淡化了,他连忙应和道:“大帅说得不错,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进京,而不是考虑别的问题,再说,就算是李庆安来了,圣上也愿意把河西还给他,所以也没有关系。”
郭子仪眉头一皱,这个程千里怎么越描越黑,他立刻摇摇头道:“那是你胡思乱想,圣上可没有这样说,也没有这个意思。”
程千里还想再说什么,郭子仪却一摆手打断了他,“程将军,我刚才说了,圣上已经下三面金牌催我们进京,十万火急,不要再说别的事情了。”
他一催马,回头对众人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在会宁休息一个时辰。”
.......
就在朔方和凉州军在会宁会兵的第三天晚上,一支约五万人的军队也离开了鄯州,快速向长安进发,这时哥舒翰的陇右军也不甘寂寞了。
哥舒翰自从李豫即位后便一直保持低调,几乎要被人遗忘,但这并不等于哥舒翰对朝廷的局势无动于衷,事实上,他一直便在注意着朝廷的时局变化,同时他也在秘密招募军队,陇右是大唐的富庶之地,人口众多,盛产粮食,这使哥舒翰的募兵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尽管如此,哥舒翰也不敢大规模募兵,一是担心被朝廷责难,其次他的军需物资不足,比如兵器盔甲之类,也无法满足更多士兵的需求。
所以,一年来哥舒翰也只招募了四万军队,连同他原来的四万军,他手下便有了八万之众,这次长安危机,李豫并没有给他圣旨,倒不是李豫把他忘了,而是吃不准他的态度,不知他究竟支持谁,同样,李隆基也没有考虑他,也是不知道他在最后时刻会拥护谁。
夜晚,哥舒翰的大军抵达了兰州,他准备从这里渡过黄河,天空下起了小雨,哥舒翰在十几名偏将的陪同下来到了黄河边,视察渡河的可能,小雨中,黄河水黑沉沉地流淌着,水势虽平缓,却暗藏杀机,可以看见河面上不时出现一个个漩涡。
这时,几名亲兵带了一名老船夫上前,“王爷,这个老船夫在黄河上走了三十年,他知道能不能渡河。”
老船夫上前跪下行礼道:“小民参见平西郡王。”
哥舒翰和别的节度使喜欢称大帅或大将军不同,他喜欢别人称他王爷,因为他是平西郡王,为这个王爵他几乎连命都搭上去了,他怎能不用。
哥舒翰瞥了一眼这个老者,见他还算顺眼,便笑道:“那你说说看,夜里可能渡黄河?”
老船夫连忙摆手道:“万万不可,黄河有句俗语,叫‘五月黄河鬼上船’,说的就是初夏的夜间不可过黄河。”
“为何不能过,我看这河水还算平缓,乘大船也不行吗?”
“王爷有所不知,从岸边看是一回事,可到了河中心却又是另一回事,那里水流激荡,漩涡汹涌,极容易翻船,乘大船不是不可以,但风险太大,晚上看不清河面,稍不留神就被卷进去了。”
哥舒翰见他说得认真,也信了几分,只得叹口气,对左右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就地驻扎,明日天亮后渡河。”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亲兵从后面奔来,老远便急声道:“王爷!”
“什么事?”
亲兵对他附耳说了几句,哥舒翰吃了一惊,连忙道:“他人在哪里?”
“已在王爷的帐中等候了。”
哥舒翰翻身上马,对众人道:“立刻去传令扎营,早点休息,明天一早渡河。”
说完,他一催马,向大军停留处驰去。
哥舒翰的五万大军已经在开始扎营了,一顶顶帐篷在雨雾中出现了,这只是简单扎营,不会树立栅栏,士兵们皆已疲惫不堪,一头栽进帐篷便呼呼大睡起来。
哥舒翰的大帐已经先扎好了,位于军营的正中,旁边还连着一顶侧帐,里面住着哥舒翰的三个侍妾,这是哥舒翰的特点,他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女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自己喜欢的侍妾带上。
大帐中灯火通明,隐隐可见一个人影在来回踱步,哥舒翰走进了大帐,又回头吩咐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帐。”
他刚走进大帐,帐中男子便回头笑道:“险些与哥舒大帅错过了。”
灯光映照下,这个年轻男子竟然是李俅,庆王李琮的养子,不过他早已经和李琮没有关系了,他现在是太上皇李亨的心腹,尽管他没有称哥舒翰为王爷,但哥舒翰并不在意,他连忙一摆手道:“小王爷请坐!”
两人坐了下来,一名侍妾给他们上了热茶,哥舒翰摆摆手,“退下吧!”
待侍妾退下,哥舒翰便问道:“小王爷是去找我吗?”
李俅喝了一口浓浓的热茶,笑道:“我是下午渡的黄河,准备去鄯州找大帅,结果走到半路便听说大帅已经过了,便连忙调头来追赶,幸好赶上了。”
“怎么,太上皇又变主意了吗?”
李俅摇了摇头,取出一封信递给哥舒翰道:“这是太上皇给大帅的亲笔信,他要说得话都在这信中。”
哥舒翰拆开信看了片刻,他的眉头皱成一团,道:“太上皇不是让我进驻长安吗?怎么又改成去对付高仙芝?”
李俅笑了笑道:“哥舒大帅没有渡黄河,可能还不知道,郭子仪和程千里已经率军进关中了,他们在凤翔与高仙芝军对峙,但郭子仪的兵力不如高仙芝,很可能会落败,大帅的五万大军赶去,正好是十万对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