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现实(2 / 2)
红牡丹听到这个消息,也顾不得忧郁,仿佛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被抢走了一般,咬牙切齿道:“那个女人怎么能这样,这诗的题目明明就是我的艺名,她也太无耻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她居然将王公子的这首诗用来随意取悦别人!”
絮轻尘有种拂额的冲动,完全没有搞清主次啊,要知道,王维的这首《红牡丹》已经完全流传开来了,平康坊的那些歌姬,哪个不会唱,作为站在时尚最前沿的明星们,一旦落后潮流,那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红牡丹几日躲在闺房,却并没有因此而损坏名声,反而阴差阳错的形成了一种“饥饿营销”,因为《红牡丹》一诗的流传,使得她愈发让人好奇向往,可“饥饿营销”也是有限度的,如同后世的明星一样,长时间不曝光,那谁还会记得她啊?
“你够了!我就是太纵容你了,醒醒吧,要不是之前你是花魁,要不然你更没资格得到那王摩诘的妙诗,你在这样任性下去,把名声磨光了,日后连再见王摩诘的机会都没有,你难道真的愿意成为那种卖身的妓女?”
絮轻尘柳眉横竖,用强硬的语气不耐烦的说道,少女不切实际的幻想,就由她来打破!长痛不如短痛,她也是为红牡丹好。
红牡丹果然被絮轻尘的话吓住了,想到自己以后变得无人喝彩无人追捧,还要出卖**,这简直比得不到王维的爱还要严重!顿时那少女情怀完全消去,她一抹脸,迅速说道:“我听妈妈的话!”
絮轻尘这才露出微笑,所谓少女情怀总是诗,让朦胧的爱恋在实际的利益面前去死!
这一日,红牡丹再次深情演唱《红牡丹》,赞誉纷至沓来:
“果然能够将这首《红牡丹》唱的最有韵味的,还是真正的红牡丹,其余妓家所唱,总差了点什么……”
“听此一曲无憾矣,本来以为那些对全诗的赞誉有些夸张,但此时见到此女,便彷如从诗中走出来的一般,王摩诘真才子也!”
“不,我还是更佩服王摩诘那‘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义之风!”
“哈哈,这二者并不冲突的,王摩诘兼而有之,兼而有之啊。”
……
之后红牡丹一时名扬长安,天下花魁无出左右,王摩诘的崇高品性、惊艳才情,亦为不少妓家熟知,为求摩诘一诗,竟有甘愿自荐枕席者。
而随着王维名气激增,他的音乐造诣、山水画造诣也渐渐为人熟知而称道。
后有《唐才子传》记曰:“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
意思便是,王维的诗被列入妙品上上等,他的画的构思也是这样。至于王维山水画中的平旷深远的意境、云彩的情势、山石的颜色,都是他卓越的天赋才能达到的,并不是别人能学来的。他自己曾作诗道:“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世人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如此啊。有一个客人把《按乐图》给王维看,王维说:“这是《霓裳》第三叠最初的节拍。”客人一对照原来的曲子,果真是这样。
不过这《唐才子传》却不是正史,所以其中难免有夸张捏造,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但无可否认的是,历史上的“诗佛”王维,确实是一个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