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喜从天降(2 / 2)
那都尉面白无须,但仪态却十分镇定,他朗声应答下来。
出剿大姓之事也是引得那些到场顾家宴会的江北名士随同。他们原本见到王易诉诸原委,然后又亲手格杀贼人的风采,都心仰追慕至极,然而见到盛宪举手投足间就平荡了陆张两氏,他们却又更加震动。
他们想不到,海内名儒盛宪居然也是手段雷厉风行。这些打算在吴郡定居下来的人都不敢再以先前那种轻浮气躁的态度面对他了。
班师之时,原本跟随在王易身边谈笑风生的江北儒子又尽皆散去,转而跟随在盛宪身后亦步亦趋,显得恭敬而又拘束。刘馥和董昭相觑苦笑,而后两人竟是情不自禁地齐齐叹了口气。
王易登车揽辔,扶轼而望,固然面色凝重,然而另有别样风采。
秦松、秦端、吕岱三人没有弃彼而去,而是肩行于王易左侧,示以恭谦之意。张纮落在队伍后侧,苦思冥想。
王易筹划这么久,是大挫了吴郡豪族锐气——可以说,将来的东吴四大姓之二已经被碾为齑粉了,而顾氏本就在不断衰落,况且他们本身也注重自律养性,不擅与人争斗;朱姓枝蔓离乱,此时在吴郡还无甚名气,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罢了。至于后来的东吴国姓孙氏,几乎一蹶不振,难以再有草创之资。
然而他未曾想到,到最后关头,倒是盛宪收获了胜利果实——他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个时机,运用雷霆的果决手段解决了争端,不仅在本郡凝聚起了官衙的力量,更对江北徙来的士族和本地那些苟且残喘的豪右起到了震慑的作用。
这还是那个盛宪吗?记得在史书上有记载,这盛宪虽然博学多闻,乃是海内名望,但体弱多病,屡屡到官后又弃官,长期徘徊在吴郡太守和会稽太守两个秩两千石的职位之间。后来孙权将其收系,将要逼死他。远在中州的孔融得知,急情挥发,写就一篇《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送与曹操,意图使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征发盛宪,使其避免灾厄。言辞恳切,情感真诚,也使这篇文章成了传世的经典。曹操接信后,即征盛孝章为都尉,但征命未达,盛宪已被孙权杀害。
王易只觉自己利用宵小伎俩,将陆张两氏斗得家破人寰,不仅丧失道义,也显得自己有些智虑穷竭。要说现在,他根本就没有旁他的精力再来与盛宪争斗了——如果是以开放的姿态的话。如果要将彻底将自己变成恶少年,王易倒是不介意再使用毒计。然而他现在他现在还是相当在意这个的。不择手段为人处事,固然能有一时之效,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身边众人离心离德,日日夜夜以阴谋诡计互相揣测,如果那个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局面就是不可挽回的了。
“难道要再等一年?”王易无奈地一叹,回头看到自己的那些谋士和家将也都有些懊恼。
明后年王易将在中原活动,为他接下来在中原的征战铺平道路,他的时间表已经满了,断不能再被其他事情所牵引。
回到吴县不多时,就有盛宪派来的小厮命人将王易带至新落成的传舍下榻。
未及贰餐,又是盛宪派来的主簿。这主簿低眉顺眼,言辞恳切地请王易去太守治所议事。
那时月明星稀,街道上除了巡夜的兵子外再无他人。
王易眼皮跳动,俄而有不祥之兆。
但事实总与感知的相反,用后来王易的**,那叫“喜从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