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新时代 第291章 精锐(求月(1 / 2)
最快更新小市民的奋斗最新章节!
“古今往来,人类历史上最彪悍最有勇气最值得依靠的军队从客观上来说,应该首推二战纳粹党卫军。
抛开政治立场与信仰的正邪之分,确实,二战德国希特勒麾下的纳粹党卫军的成员是真正的军人,说的更准确,是真正的男人。
他们中的每位成员都赋有义、理、志、忠信与服从,责任感、使命感与荣耀感随时在他们的血液中澎湃,对领袖忠诚,对同袍爱护,对家人惦念,对爱人牵挂,对自己要求近乎完美与苛刻,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与做人的准则,把责任与荣耀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绝不背叛与妥协,也绝不原谅他人与自己或会犯下的错误,他们始终坚信:男人的一生就是为了履行诺言、捍卫信仰、忠于责任而存在。”
从德国发动了“巴巴罗莎”行动之后,在辽阔的东方谋取新的生存空间的大规模入侵。以地处欧洲中部的德国来划分,这片战场即为著名的“东线”,它也是整个二战过程中最为血腥和残酷的战线,苏德两**队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尽心了三年你死我活的争夺。战斗的激烈程度对任何军官与士兵的神经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在德军中,官兵们都以在东线服役为荣,因为这代表自己已经历过严峻的考验;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在东线服役又意味着噩梦,其巨大的人员消耗里所有人望而生畏,所以德军中如果说将某人“送往东线”,那就无异于宣判了他的死刑。
自普法战争后,德国陆军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而在这里,最优秀的德国士兵被派往了东线,东线集中了德军几乎全部的精锐力量,优秀的德**队,用了近三年的时间,用苏联接受苛刻至极的媾和条件签定了停战条约,但集中在东线的精锐德军并没有撤退,他们在这里还有一个敌人。
国与国之间的诡异在东线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曾经的敌人可以成为盟友,曾经的朋友可以成为敌人,一切皆源于利益,对于这些德**人而言,不论他们的敌人是谁,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尽忠职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命。
“我会带你们回家!”
环视着自己的兄弟们,雷曼的语气非常的坚定,零下二十度的低温和风雪让每一个人都不时的瑟抖着。
看着眼前这些已经疲惫不堪的战士,他们中有的甚至拄着拐杖,他们的脸上满是冻疮,面黄肌瘦、忍受着寒冷的他们,将用自己的生命证明去自己的忠诚。
在接到保卢斯元帅的投降的命令时,维京师仍然幸存七千官兵中只有极少数的选择了投降,他们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意接受投降所遭受的屈辱。
突围!
作为他们的师长,自己下达了突围的命令,但对于这个命令是否能够实现,同样没有一丝的底气。坦克和装甲车都无法在冰封的道路上前进,更何况油料早已经耗尽了,只有德国步兵在齐腰深的雪地里艰难跋涉杀向敌人,可想而知这样的进攻收获甚微,甚至没有一丝冲破重围的可能。
“或许,我将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但是……至少我们将悍卫自己和党卫军的荣誉!希特勒万岁!”
维京师的数千名官兵的呼声,令冷酷的俄罗斯的雪原上升起了一团火焰,或许是意志的火焰,是的,或许他们已经无法回家,但至少还可以拥有荣誉。
1月1日下午,两个师规模的步兵攻势从圆形防御圈的四面八方向仍旧负隅顽抗的德军扑来。在室外只待上一个小时就已经几乎被冻僵,虽然十分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初冬时分挖掘出的战壕内的地下掩体里取暖,但仍旧坚持抵抗的德军残兵仍然严阵以待,长时间地坚持着警惕中国步兵的动静,以维系收缩后战线的完整。
中国步兵进攻的模式是教科书式,穿着白色的雪地迷彩战斗服在皑皑白雪中,由数百的以小分队,组成大战斗群的方式,端着自动枪在雪地间向前进攻,他们不可能采用苏联人曾采用的那种自杀式冲锋,使得德军能够躲在阵地前面筑起的雪墙后从容进行点射和扫射,他们会在进攻受阻的第一时间,瞬间隐于没膝深的大雪之中,然后呼叫炮火,为了一个火力支撑点,他们可以尽情的倾倒数百发,甚至上千发炮弹。直到把整个阵地彻底的炸的粉碎,就像他们在过去表现的一样。
如石块一般坚硬的冻在如雨点般的弹雨中被炸的粉碎,坚固的战壕被彻底的轰垮,甚至炮弹爆炸时的高温令战壕变得泥泞,进攻的第一时间,坚守战线的德国士兵,就心生一种错觉,自己似乎是在弹雨海洋中畅游,不过这种感觉只是一瞬,下一瞬,他就会被炮弹扯撕成碎片。
听着远方传来的隆隆炮声,海因里希?斯多达缓缓从口袋中抽出从死亡的中国士兵身上摸到的香烟,点燃一支吸上的同时,又将烟递给了其它的六名兄弟,香烟是士兵最好的镇定剂,而在供应短缺的条件下大家很常时间没有吸过香烟,这完全是意外之获,那些进攻的中国士兵,为了避免被缴获往往只携带一份的干粮,不过随身携带的香烟却足够一个排分享。
虽然他们伏击了这支中国搜索队,并击退了他们的反攻,但在这些身经百战的掷弹兵脸上看不出一点高兴得样子,他们明白,今天一切都会结束。
依在雪窝中的费伦的左手残存的三个手指中的两支夹着一根香烟,在他吐出烟圈时,露出一副享受的表情的同时,又忍不住在那里抱怨着。
“我们打不赢一个永远有吸不完香烟的国家!”
尽管近千名伤员和志愿者愿意留下掩护全师空围,但是师长亲自率领的突围却失败了,当坦克的轰鸣声出现在战场之时,数百辆中国重型坦克,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维京师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
海因里希正是在那个时候率领着自己的连撤出了战场,在这个已经不复存在的包围圈中左突左冲,冲了五天,最后大家只打到了这里。也就是在这里暴风雪骤然而至,犀利的北风夹着冰凌如钢针搬无情地刺向所有人的面颊上,暴风雪停止,意味着一切都将会要结束,正像风雪停止时想象的一样,在这里,他们遭遇了一支中**队的搜索队。
十几分钟前的战斗,完全属于古代战争中那种两军站立式对射的模式。不仅拿着突击步枪士兵站着,连mg42机枪组也全部为直立射击,机枪手负责开火,还有一人将自己的肩膀当作枪架,密集的子弹扫向那些中国士兵。
正像过去一样,在遭遇战的第一时间,海因里希的就向这支中国搜索队倾倒了大量的火力,尽管成功的压制了他们,几乎将他们击垮,但代价是惨重的,战斗中海因里希失去了12名下属,身边只剩下了6人,而中国人的搜索队同样损失惨重,在雪上留下了十余具尸体。
“长官,电报已经发出去了!”
背负着电台的海森保在旁轻道了一句,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疲惫不堪的海因里希和其它七人,已经旋开手榴弹柄上的发火帽,将最后一匣子弹装上步枪、上膛,最后一截弹带接入mg42机枪,然后就注视着前方,那十几名完全隐于雪间的中国士兵,在两军对垒的防线边缘,两辆燃烧雪地摩托车仍然冒着烈焰,那两辆摩托车并不是海因里希他们击毁的,而是中国士兵在遭到伏击的同时炸毁,他们之所以那么做是为了防止被缴获。
“咚!咚……”
刺骨的寒风中传来两声并不大的枪声,是榴弹枪,接连两声爆炸海因里希和兄弟们坚守的周围响起,左右两边炸出两团雪花,榴弹枪的威力并不大,对临时构建的雪墙后的众人几乎没有构成什么伤害。
就在这时海因里希意外的看到雪地间似乎有什么动静,似乎是……
“这些该死的鞑靼!”
仍腰深的雪地为中国人提供了再好不过的掩护,他们似乎正在及腰深的雪地中掘进着,或者说将雪挖挤于两侧,慢慢的逼近着。
“长官,要不要开枪!”
弗伦有些紧张的问道身旁边的长官。
开枪?海因里希望着自己的兄弟们犹豫着,唯一的一架机枪只剩下了一节25发子弹,自己的突击步枪只剩下20发子弹,所有人的子弹加在一起,只有不到的200发,在这里开枪,根本没办瞄准,几次扫射之后,大家就会耗尽全部的子弹。
犹豫了数十秒后,看着越过越近的雪沟,海因里希有些艰难的吐出一个词来。
“不准射击!”
“嗵、嗵……”
又是两声榴弹发射器的发射时的声响,这一次他们射击的距离更近了,低速榴弹发出的啸声,甚至不及寒风的呼啸,在海因里希等人紧张的等待着最后的近距离撕杀时,两个灰色的柱体准确的击中的雪墙的后方,两声爆炸后,寒风吹散了爆炸时扬起的冰雪,雪墙后方的一片狼藉。
十几秒后,听着踩在雪上咯吱声和呼吸声,躺靠着雪墙双腿不停涌着血的海因里希将五枚手榴弹紧紧的抱在胸前,用劲最后的力气拉下了导火索……
一架飞机引擎巨大的声响越过德军的头顶,紧接着就是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然后一种难以置信的力量将伯尔夫特重重地抛在挡风玻璃上,伯尔夫特感到胸和耳鼓都要爆炸了。爆炸时产生的天崩地裂的声音让伯尔夫特觉得到了世界末日。
随即整个车队被一阵石块、冰雪、箱子、钢盔和饭盒的碎雨所包围。伯尔夫特的雷诺卡车几乎撞到了前面一辆突然急停的卡车上,车头瞬间变形,挡风玻璃碎裂的碎快。
伯尔夫特在恍惚和震惊中打开了车门跳到了地上,向那个爆炸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紧跟在伯尔夫特后面的那辆卡车几乎撞上了伯尔夫特们的车,在这辆车后面的卡车已经翻倒在路边,轮子还在继续转着。在那辆车之后就是一片浓烟和烈火。
有人喊道:“大家赶快!不要呆在路边!”
士兵们纷纷在道路四周的雪地里散开。混乱的人群中传出呻吟声的同时,开始响起了人们尖叫声。
“他们在向卡车扫射!”
几乎是在跳到地上的同时,伯尔夫特滚到了路基外的雪地中,作为一名辎重兵,伯尔夫特曾经体会过中国人的轰炸,与这群刚从波兰调来的人完全不同。
混乱的公路上一名军士长指着空中扑来的两个黑点大声叫喊着。
“防空机枪!组织防空火力!”
军士边喊边弓着腰跑向路基的一侧。那些刚刚跳下卡车的士兵纷纷举起自己的枪向天空瞄准。
天哪!
伯尔夫特的枪还在雷诺卡车里。当再次听到飞机引擎声的时候伯尔夫特正在向自己的那辆车头已经撞变形的卡车跑去。跑着跑着,看到盘旋低飞的攻击机扑来翼下闪出两团焰光的瞬间,伯尔夫特几如本能一般的扑在雪地里,下一刻一架刺客式攻击机从头顶呼啸而过,接着听到了两声巨大的爆炸,一声近些,一声远些。
抬起头来伯尔夫特看到那两架飞机在白桦林后面再次俯冲下来,此时上校的吉普车正在沿着车队开下来。车队的士兵们向各个方向跑去。
伯尔夫特站了起来并向车队里冒出的一根巨大的黑色烟柱跑去。一辆满载炸药的卡车被中国人的飞机炸中了,弹药卡车立刻发生了爆炸,将紧靠的前后两辆卡车也炸毁了。雪地里到处是这3辆卡车爆炸后落下的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