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春(1 / 2)
所剩无几的暑假一晃眼就过去了,不过才寥寥几天,阮蔓就很快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平时吃饭不算发愁,屋子住的也还习惯。
桥城虽没有杭城繁华,不比那些大城市什么都应有尽有,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发展稍稍落后些的城市。但这座城市的包容度却比杭城要大的多,换句话来说,桥城更有人间烟火气些。
又或许这是母亲从小生活的地方,外公外婆在这里度过了一辈子。
阮蔓莫名的对这座城市生出了一份好感。
开学的第一天,阮蔓起了个大早。
她发愣地看着面前牙杯里的牙刷,那晚她的确在那个小到随时可以被忽略的超市里,买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超市的门牌虽然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物价也比较亲民。
桌上的闹钟跳到七点,她换上昨晚就准备好的白衬衣加格子裙,随后把散在脑后的头发扎起了一个马尾。
七点过五分,阮蔓准时出了门。
从家走到学校,也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马路上的烧烤摊没看到,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早餐摊。
阮蔓心里大概明白了,一条街两用,白天卖早点,晚上就变成了夜市。
学校门口也聚集着大片的早餐摊,有不少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坐在红色的塑料板凳上不紧不慢地吃着早点。还有的聚在一起讲着话,声音在巷子筒里飘着。
阮蔓从巷口往里走,没穿校服的她混迹在学生里面,格外的扎眼。
大门口拉着一条横幅:欢迎同学们返校!欢迎新同学入学!
再配上那几个金边大字,从里到外都透露着一股子俗气。
阮蔓顺着一旁的楼梯,上到四楼,一拐弯就看到了高二的教师办公室。
她抬手,敲了敲门。
“请进——”,一个尖细的女声从门内传出,阮蔓打开门,走进办公室。
“老师你好,我找高二一班的班主任张蕾老师。”话音刚落,阮蔓就看到坐在办公室靠窗一侧的一个女老师抬起了头。
女老师鼻梁上架着一副圆眼镜,不笑得时候眉宇间都透露着严厉。
阮蔓突然想起了她曾经短暂地念过三个月的一个初中的班主任,也是带着一副圆眼镜,不苟言笑。
在看到阮蔓的一瞬间,张蕾笑了起来,“是阮蔓吧,快过来。”
阮蔓走上前:“张老师好。”
“没想到曼君的女儿生的这么好,我看看。”张蕾眼里是藏不住的笑意,她从面前的桌上拿出两套校服,递给阮蔓,“这是学校的校服,一套夏季的,一套秋季的。”
她已经很久没有听人叫过她母亲的名字了。要么叫她何记者,要么叫她阮蔓妈妈。何曼君当年和张蕾是同一个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张蕾留在家乡当了高中老师,而何曼君却去了杭城,追逐自己的记者梦去了。
阮蔓接过校服,礼貌的说:“谢谢老师。”
张蕾脸上堆着笑意,问:“听你妈妈说,你成绩还不错?”
阮蔓谦虚着:“一般般。”
张蕾看过阮蔓的成绩单,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就算有波动,区间也在第一名到第三名间。见阮蔓谦虚,她也不再多说什么,眼前的孩子生的乖巧,怎么看都像是标准的三好学生,张蕾满意的点点头。
黄毛冲进教室,连书包都没来得及放,就朝着正挤在一起疯狂补作业的人喊道:“我刚刚经过办公室,看到有转学生。”
班上的人正忙着抄作业,压根没空关注有转学生这事。
“阳子,就是那天我们碰到的那个,好看的那个。”黄毛一激动就有些语无伦次。
刘睿阳缓缓把头从桌上抬了起来,眯着眼睛问:“哪天?”
“就那天啊。”黄毛急得直跳脚。
不知道谁喊了句“老张来了——”,正围在讲台前抄作业的一群人蜂拥而散,还没来得及听黄毛继续讲关于转学生的事,就一个个窜回到座位上,坐的笔直。
高二一班的教室就在四楼的最顶头,从办公室出来拐个弯就到了。
阮蔓抱着两套校服,跟在张蕾的身后走进了高二一班。
高二一班是文科班,从踏进班级里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发现班级里大多数人都在低头奋笔疾书的——补暑假作业。
剩下的小部分人看到张蕾来了,也不收敛,继续旁若无人地大声讲着话。
张蕾站在讲台上,拍了拍桌子:“大家认识一下,这是班级新转来的同学。”说完边朝阮蔓扬了扬下巴,示意她可以开始自我介绍了。
阮蔓环视了一圈台下的人,大多数人的眼神里都对转学生充满了好奇,还有一小部分人眼里尽是无所谓,一副只想让她赶紧自我介绍完,他们好补作业的表情。
她清了清嗓子简单的说:“大家好,我叫阮蔓。”
讲台下响起几声口哨声。
张蕾指向倒数第二排空着的位置,朝阮蔓说:“先坐那儿吧,过几天考试再调座位。”
阮蔓看向那个座位,自己的同桌是戴眼镜的女生,正拿着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她点点头,抱着校服朝自己的座位走去。
她看了看教室里的挂钟,离正式上课还有十分钟。张蕾走后,有一大半的人嚷着——
“快快快把这个作业借我一下。”
“我都没来得及看看转学生长啥样。”
“收暑假作业了!”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班级里此起彼伏,卷子在班里满天飞。这个时候只有少数认真完成认真了作业的人在班上悠闲地走来走去。
没等阮蔓把书包塞进抽屉,屁股下的椅子就被身后的人踹了踹。
“喂,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身后一个男声传来。
阮蔓扭头看去,这个年代还有人用这么老土的搭讪方式?她刚想不屑地回应这句话,但眼神落到那人身上时,却愣了愣。
好像,还真的在哪儿见过?不应该,自己才来没多久。